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

此典指吕不韦召集门客汇编《吕氏春秋》这部书,并贴出告示:如有人增加或减少一个字,就奖赏给予一千金。后以此典比喻诗文精妙,一字不可改。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秦庄襄王时任为秦国相国(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封文信侯。庄襄王死,太子秦王政幼年继位,即秦始皇。吕不韦继任相国,称为“仲父”。食邑有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十二县、洛阳(今河南洛阳)十万户,及燕国所献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城作为封邑。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他命令宾客编著《吕氏春秋》,汇合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有杂家之称。当时,吕不韦就让他的门客把自己所见闻写下来,汇编成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共有二十多万字。认为它全部包含天地万物古今所有之事理,定名叫《吕氏春秋》。把它公布在咸阳(秦都,今陕西咸阳东北)城门边墙上,并悬赏一千金在上面,遍请各国游士宾客有学识之人,声称如果有人能对这部书增加或减少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此典又作“千金字”、“晞价咸阳市”、“吕览千金市”。

【出典】:

史记》卷85《吕不韦列传》2510页:“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全书分“八览”,内有《有始》、《孝行》、《慎大》、《先识》、《审分》、《审应》、《离俗》、《寺君》八卷;“六论”,内有《开春》、《慎行》、《贵直》、《不苟》、《以顺》、《士容》六卷;“十二纪”,内有《纪十二月》十二卷。这部书既有儒家学说,又有道、名、法、墨、阴阳各家学说,保存许多先秦旧说和古代史料)。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例句】:

南朝梁·钟荣《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魂,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秦相之一字千金,叙其嘉应。” 唐·王维《上张令公》:“市阅千金字,朝开五色书。” 宋·黄庭坚《次韵答邢敦夫》:“不应太玄草,晞价咸阳市。” 明·徐渭《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即收吕览千金市,直换咸阳许座城。”


主谓 一个字值一千金。语本《史记· 吕不韦传》:“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因以“一字千金”极言文章价值的高贵。南朝梁·钟嵘《诗品》:“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清·翟灏《通俗编·文学》:“王献之帖,扬州一老母,惠臣一餐,无以答其意,臣作一字,令就市��,近观者三,远观者二,未经数日,遂获千金。”△褒义。多用于文学方面。→一字一珠 ↔陈词滥调。 也作“一字值千金”。


【典源】《史记· 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又《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注引桓谭《新论》:“秦吕不韦请迎高妙,作《吕氏春秋》。汉之淮南王 (刘安),聘天下辩通,以著篇章。书成,皆布之都市,悬置千金,以延示众士,而莫能有变易者。”

【今译】 秦代吕不韦使其众门客合著《吕氏春秋》,集各家学说之大成,共有二十余万字。他让人将书公布在秦都咸阳城门之上,并悬挂千金,宣称能删改一字的予以千金重赏。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诗文精妙,一字不可易,价值极高。

【典形】 吕览千金市、千金字、晞价咸阳市、一字千金、不可刊一字,咸阳市。

【示例】

〔吕览千金市〕 明·徐渭《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即收吕览千金市,直换咸阳许座城。”

〔千金字〕 唐·王维 《上张令公》:“市阅千金字,朝开五色书。”

〔晞价咸阳市〕 宋·黄庭坚《次韵答邢敦夫》:“不应太玄草,晞价咸阳市。”

〔一字千金〕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秦相之一字千金,叙其嘉应。”


【词语一字千金】  成语:一字千金汉语词典:一字千金

猜你喜欢

  • 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

    颂:同“诵”。 吟诵他的诗,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 意谓研究别人作品,必须了解作者为人,才能收到知人论世的效果。语出《论语.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清.刘熙载《艺概.诗概》:

  • 坠马髻

    同“堕马髻”。隋江总《梅花落》诗:“天姬坠马髻,未插江南珰。”【词语坠马髻】   汉语大词典:坠马髻

  • 心如古井

    唐孟郊《烈女操》:“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后以“心如古井”形容心境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明张景《飞丸记.坚持雅操》:“这样说话,又是计儿赚我,况彼屡露不良,我只心如古井。倘必曲我于从,何惜一死。

  • 举隅

    源见“举一反三”。谓举一端为例。意在使人触类旁通。唐杜甫《壮游》诗:“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词语举隅】   汉语大词典:举隅

  • 哭坏杞梁城

    同“哭倒长城”。北周庾信《咏怀》之十一:“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 襦袴音

    同“襦袴歌”。宋苏轼《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诗:“刑政虽首务,念当养其源。一闻襦袴音,盗贼安足论!”

  • 枕尸股哭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庄)公踰墙,又射之,中股,反坠,遂弑之。……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仆地而哭后站起身),三踊而出(踊,即“辟踊”之踊。辟,捶胸;踊,顿足。捶胸顿

  • 堂燕之危

    《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褐之将及己也。”传说有一对燕子和麻雀在一家堂屋里筑了窝,感到十分安乐。有一天这座房子着火了,

  •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形容为官清正,公平选拔人才。公元前570年,晋国大夫祁奚要求退休,晋悼公向他征求意见,由谁接替他的职务。他先推荐解狐,原是他的一个仇人。晋侯将任命时,解狐却死了。晋侯只好再次要求祁奚推荐人,他又推荐了

  • 塞翁

    源见“塞翁失马”。指忘身物外、不以得失为怀的人。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引周益公《谢衣带鞍马表》:“褐衣褐见,莫陈汉戍之便宜;马去马归,敢计塞翁之倚伏?”【词语塞翁】   汉语大词典:塞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