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人一龙

三人一龙

三国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用为三人友善如一体之典。


【典源】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裴松之注引 《魏略》 曰:“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世说新语·德行》“华歆遇子弟甚整”条注引 《魏略》 曰:“灵帝时 (华歆) 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谓歆为龙头,宁为龙腹,原为龙尾。”洪亮吉《四史发伏》九:“案时人号三人为一龙,其头腹尾盖以齿之长幼而定。”

【今译】 汉末华歆、管宁、邴原三人为好友,在一起游学读书,当时人称三人为一龙,按照年龄长幼,分别称三人为龙头、龙腹、龙尾。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声名或几人友好并有声名。

【典形】 高名合作龙、管华称一龙、交朋不成龙、龙身、龙头、成龙让邴。

【示例】

〔高名合作龙〕 清·王士禛《咏史小乐府》之五:“邴管持风节,高名合作龙。”

〔管华称一龙〕 清·顾炎武《孙征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淄渑竟谁知? 管华称一龙。”

〔交朋不成龙〕 宋·陆游《绍兴中与陈鲁山等同游禹庙》:“乡国归来浑似鹤,交朋零落不成龙。”

〔龙身〕 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方》之十七:“编到沅湘耆旧录,难为君称作龙身。”

〔龙头〕 唐·罗隐《寄礼部郑员外》:“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


【词语三人一龙】  成语:三人一龙汉语词典:三人一龙

猜你喜欢

  • 长门赋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 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遂以“

  • 蓬弧

    同“悬弧射矢”。宋张纲《临江仙.坚生日》词:“追想京都全盛日,蓬弧初记生时……谁知衰谢老,还有宁馨儿。”【词语蓬弧】   汉语大词典:蓬弧

  • 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

    图:谋求。王:王业,古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等圣君所建立的功业。弊:失败,败坏。霸:霸业,古指齐桓、晋文等霸主所建立的功业。 打算实行王业不成功,退一步还可完成霸业。 古代儒家认为“霸业”次于“

  • 匣剑

    源见“丰城剑气”。喻指被埋没的人才。前蜀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铦。”源见“虎吼龙鸣”。喻指被埋没的人才。梁启超《雷庵行》:“先生匣剑时一鸣,龙啸天空秋

  • 鸿泥雪迹

    同“鸿爪雪泥”。清陈维崧《贺新郎.题孙赤崖小像》词:“总莫问鸿泥雪迹,一笑披图三珠树,羡儿皆字猘奴呼释。”

  • 贪天之功

    泛指把别人的功劳记在自己账上。公元前636年,晋公子重耳归国为君后,赏赐功臣。介之推随从他在外流亡十九年,但却不提自己的功劳,而晋文公在赏赐功臣时也就把他忘了。介之推遂与其母隐居绵上而死。他说,晋献公

  • 骂坐

    源见“灌夫骂坐”。指酗酒任性辱骂同座之人。表示刚直不谀,或谓粗莽无术。清黄宗羲《陈夔献五十寿序》:“里中有以骂坐自喜,胜流多为所绌。”【词语骂坐】   汉语大词典:骂坐

  • 曲江宴

    五.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曲江大会……其日状元与同年相见后,便请一人为录事。……曲江大会,则先牒教坊请奏,上御紫云楼,垂帘观焉。……故曹松诗云:‘追游若遇三清乐,行从应妨一日春。敕下后人置被袋,例以

  • 书读三遍不忘

    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

  • 长安不见

    同“长安远”。唐李白《登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