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已无愠色

三已无愠色

论语.公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后因以“三已无愠色”为宽宏大量不计个人得失的典故。唐皇甫澈《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


猜你喜欢

  •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辔( ㄆㄟˋ pèi ):马缰绳。组:用丝织的带子。骖( ㄘㄢ cān ):古代驾车的马,在中的叫服,在外的叫骖。 手握缰绳像丝带,骖马奔驰像跳舞。 形容驾驭车马技术高超。 常用以比喻御民有

  • 跨下辱

    同“胯下之辱”。宋苏轼《自净土寺步至功臣寺》诗:“长逢跨下辱,屡乞桑间饭。”元耶律楚材《和刘子中韵》:“子中有大志,每甘跨下辱。”【词语跨下辱】  成语:跨下辱汉语大词典:跨下辱

  • 泪竹

    源见“湘妃竹”。即斑竹。唐郎士元《送李敖湖南书记》诗:“入楚岂忘看泪竹,泊舟应自爱江枫。”【词语泪竹】   汉语大词典:泪竹

  • 阜乡

    42` 源见“安期遗舄”。借指仙乡。明屠隆《昙花记.夫人得信》:“踏遍云山赤县神州,脚底穿,波清浅,蓬莱海畔,阜乡边,有书传。”【词语阜乡】   汉语大词典:阜乡

  • 扬州梦

    唐.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后人多用此典喻对往日快乐时光的回忆。元代石子章〔仙吕.八声甘州〕《混江龙》:“十年往事,也曾一梦到扬州。”【典源

  • 汉南柳

    源见“桓公柳”。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元 赵孟?《次韵周公谨见赠》:“却笑桓公言,凄然汉南柳。”

  • 展草之恩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孙权时,李信纯,襄阳纪南人也。家养一狗,字曰‘黑龙’,爱之尤甚,行座相随,饮馔之间,皆分与食。忽一日,于城外饮酒大醉,归家不及,卧于草中。遇太守郑瑕出猎,见田草深,遣人纵火燕

  • 之死靡二

    同“之死靡它”。清曹寅《重修二郎神庙记》:“白崖君之谏君泽民,之死靡二,在在所当祀者也。”见“之死靡它”。【词语之死靡二】  成语:之死靡二汉语大词典:之死靡二

  • 成连琴

    同“成连海上琴”。清王士禛《赠崂山隐者》诗:“清冷鱼山梵,寂寞成连琴。”

  • 秦黄鸟

    源见“秦穆杀三良”。哀悼横死的贤才。清尤侗《同年宣城李煌以莱州司李署守胶州死海时行之难诗以挽之》:“业及秦《黄鸟》,殇成海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