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桓伊三弄”。美称笛子或优美的笛音。唐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诗:“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清余怀《桂枝香.和王介甫》词:“莫愁艇子桓伊笛,正落叶乌啼时候。”同“桓伊筝”。清徐夔《闻笛有忆
指城市中一般流俗之人。《史记.刺客列传》:“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又作“市井之臣”。又“市井之徒”、“市井无赖”,则指城市中的无赖小人,含贬义。宋代胡诠《上高宗封事》:“谨按,王
《史记.虞卿列传》:“虞卿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间行,卒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战国时,虞卿因秦应侯求捕魏齐甚急,
《旧唐书.玄宗纪下》:“〔开元二十八年春正月〕壬寅,以望日御勤政楼宴群臣,连夜烧灯。”又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上元节烧灯盛于前代,为彩山峻极而对峙于端门。”后因以“烧灯”指元宵节放灯。宋朱敦
源见“断肠猿”。指令人哀伤。宋高观国《永遇乐.次韵吊青楼》词:“一杯遥夜,孤光难晓,多少碎人肠处。”
金瓯(ōu欧):黄金之瓯,盛酒器。喻指疆土完整,政权巩固。南朝梁大同年间,武帝萧衍曾夜间梦见中原地区的州牧、郡守都以地来降,满朝文武隆重庆贺。醒来之后,非常高兴。天明以后向中书舍人朱异谈了此事,朱异说
《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郑玄注:“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又《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周时称大学为胶,称小学为庠。后世以“胶庠”通称学校。《梁书.
同“麒麟儿”。宋范成大《赣州明府杨同年挽歌》之一:“传业麒麟子,承家鸿雁行。”【词语麒麟子】 汉语大词典:麒麟子
同“桐爨”。唐白居易《除忠州寄谢崔相公》诗:“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
源见“乘槎”。传说尧时西海中发光的浮木。借指舟楫。明张煌言《登湄州谒天妃宫》诗之四:“楼前缥缈凌波袜,槛外参差贯月槎。”亦喻指船形酒器。清吴均《梅查歌》:“中空不用巧匠凿,妙制天成贯月槎。”按,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