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原指招徕。即把远方的百姓招引到自己的国家里来。来了之后,就要把他们安顿好。后则形容如已到一个新环境,就要在那里安心地生活下去。春秋末年,鲁国执政大夫季孙氏打算向鲁国边境上的一个附庸小国颛臾用兵,以
同“割肉怀归”。清李良年《一丛花.为尤悔庵悼亡》词:“细君不待东方朔,负诙谐,割肉金门。”
指霍(huò或)去病(大将军卫青姐姐少儿所生之子)为抗击匈奴(北方游牧民族)贵族侵扰,公而忘私。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决心建功立业。西汉骠(piào票)骑将军(品秩同大将军,与三公同位)霍去病讨伐匈
同“负局先生”。唐刘禹锡《赋郭用和所藏古镜》:“门前负局生,为我一磨拂。”【词语负局生】 汉语大词典:负局生
雄壮的语气。《晋书.谯刚王逊传》:“承行达武昌,释戎备见王敦,敦……谓承曰:‘大王雅素佳士,恐非将帅才也。’承曰:‘公未见知耳。铅刀岂不能一割乎?’承以敦欲测其情,故发此言。敦果谓钱凤曰:‘彼不知惧而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帝常以三秋闲日,与飞燕戏于太液池……每轻风时至,飞燕殆欲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裙,游倦乃返。飞燕后渐见疏,常怨曰:‘妾微贱,何复得预缨裙之游?’今太液池尚有避风台,即
《文选》卷二十五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唐.李善注引《宋书》:“谢灵运既东游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太山羊璿之文章常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
参见:引镜
《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后因以“免怀之岁”指三岁。唐张说《鄎国长公主神道碑》:“免怀之岁,天夺圣善,不食三日,哀比成人。”【词语免怀之岁】 成语:免怀之岁汉语大词典:免怀之岁
同“缩地经”。明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乃知别有缩地术,坐移胜景来书帷。”【词语缩地术】 汉语大词典:缩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