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马渡江

五马渡江

晋书.元帝纪》:“太安(晋惠帝年号)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王室沦覆,帝(指琅琊王司马睿,后即位,即晋元帝)与西阳(西阳王司马羕)、汝南(汝南王司马祐)、南顿(南顿王司马宗)、彭城(彭城王司马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此事又见《晋书.五行志》、《艺文类聚》卷十三引《晋阳秋》。

晋帝宗族姓司马,故五王称五马。古人迷信,旧史认为晋时这首童谣,是永嘉中五王南奔渡江,司马睿登极的预兆。后常用“五马渡江”咏叹东晋建立或比喻王室南奔。

宋.王安石《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牛的吼声所及的距离。《翻译名义集》三“数量”:“拘庐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吼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作庵人。”


【典源】《艺文类聚》卷十三引《晋阳秋》曰:“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永嘉大乱,王室沦覆,唯琅琊、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至是中宗登祚。”《晋书·元帝纪》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晋元帝司马睿,庙号中宗,先时本为琅邪王。永嘉年间,北方大乱,琅邪、西阳等五王南渡过江,琅邪王立为元帝,建立东晋。当时有童谣说:“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释义】 后以此典指帝王南渡,建立帝业。

【典形】 渡江天马、浮五马、化龙东骛、南渡马、群马南渡、五马渡江、五马南来、一马化为龙、龙马渡江、白马江东去。

【示例】

〔渡江天马〕 宋·张孝祥《满江红·于湖怀古》:“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

〔浮五马〕 清·王士禛《金花潭》:“仓皇浮五马,憔悴掩双蝉。”

〔化龙东骛〕 唐·李善《上文选注表》:“长离北度,腾雅咏于圭阴; 化龙东骛,煽风流于江左。”

〔南渡马〕 清·袁牧《抵金陵》:“天意两回南渡马,秋痕满地故宫花。”

〔群马南渡〕 唐·韩愈《桃源图》:“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五马渡江〕 唐·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五马渡江日,群鱼食蒲年。”

〔一马化为龙〕 唐·孙逖《杂言丹阳行》:“传闻一马化为龙,南渡衣冠亦愿从。”


【词语五马渡江】  成语:五马渡江汉语词典:五马渡江

猜你喜欢

  • 乱果掷行车

    源见“潘安貌”。借指倾慕美男子。北周庾信《见游春人》诗:“连杯劝上马,乱果掷行车。”

  • 为我著书

    参见:老子著书

  •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用:任用。行:实行。舍:不用。藏:退隐。 古代儒家的一种处世态度。意思是任用时就出来干一番事业,不用时就退而隐居。语出《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后汉书

  • 后来薪

    同“后薪”。清归庄《和顾端木先生》:“时事难争前定局,朝班方积后来薪。”

  • 长沙事

    同“长沙谪”。唐姚合《寄贾岛时任普州司仓》诗:“长沙事可悲,普掾罪谁知?”

  • 示疾

    佛家语。凡佛菩萨和高僧得病,都称“示疾”。因为他们本身被认为是上天应机缘而示现之身,故得病谓示现有疾。唐刘轲《唐玄奘塔铭》:“自示疾至于升神,奇应不可殚纪。”殚( ㄉㄢ dān 丹):尽。【词语示

  • 天槎

    同“天汉浮槎”。宋刘炎《迩言》:“游吴山,翛然独坐,望海门二峰,隐然如天关,潮来喧如泻天潢,大舶高樯,往来出没,如泛天槎。”【词语天槎】   汉语大词典:天槎

  • 乞封留

    同“张子房择留”。元耶律楚材《过燕京和陈秀玉韵》:“自料荒疏成弃物,菟裘归计乞封留。”

  • 鞠育

    源见“顾复”。抚养,养育。汉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严考殒没,我在齿年。母氏鞠育,载矜载怜。”【词语鞠育】   汉语大词典:鞠育

  • 献琛

    《诗.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后因以“献琛”指进献宝贝,表示臣服。《宋书.武帝纪中》:“是以绝域献琛,遐夷纳贡。”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武德之始,奉使岭南,冯盎等稽首称臣,献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