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后来居上”。比喻得宠而后来居上的人。南朝 梁刘孝威《怨诗》:“后薪随复积,前鱼谁更怜?”唐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诗:“谈器非先木,图荣异后薪。”【词语后薪】 汉语大词典:后薪
源见“谷口子真”。借称隐逸高士。唐卢纶《关口逢徐迈》诗:“废寺连荒垒,那知见子真。”【词语子真】 汉语大词典:子真
同“钟期听”。明吴应箕《哭陈元静》诗:“嵇弹应已绝,钟听若为孤。”
影子和物形不差,发声和回声相应。 形容事物感应迅速。语出《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孔安国传:“吉凶之报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言不虚。”《说苑.指武》:“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动,
源见“掷地金声”。借指文名很大。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捧日恩光别,抽毫顾问殊……掷地声名寡,摩天羽翮孤。”
源见“圯桥进履”。指张良在圯下接受黄石公所传的《太公兵法》。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张良授策于圯桥,功崇佐汉。”
同“呆若木鸡”。《聊斋志异.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见“呆若木鸡”。《聊斋志异·促织》:“小虫伏不动,~。”【词语蠢若木鸡】 成语:蠢若木鸡汉语大词典:蠢若木鸡
意谓对子女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语出宋.王应麟《三字经》:“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邵源《对儿女作尊老教》(《长江日报》1993年8月8日):“我想,按照‘子不教,父之过’的要求,还须强调的一
源见“残锦”。比喻残剩的才思。亦以谦称自己的诗文。清赵翼《偶有遗忘问之稚存辄录示原委》诗:“欲将文通残锦赠,君才自有天机縠。”主谓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语本《南史·江淹传》载: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
见“日薄西山”。宋·洪咨夔《风流子》:“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词语西山日薄】 成语:西山日薄汉语大词典:西山日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