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王羲之传》附王献之:“献之字子敬。……工草隶,善丹青。……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駮牸牛(駮,音bó,黑白杂色),甚妙。”晋.王献之为桓温书扇时,笔误落墨,便就其势画为一母牛,甚妙。后因
对古书的称呼。《吕氏春秋.至忠》:“臣之兄尝读故记曰:‘杀随兕者,不出三月。’”汉代高诱注:“故记,古书也。”亦作“古记”。汉代刘向《说苑.立节》:“臣之兄读古记曰:‘射科雉者,不出三月必死。’”【词
同“安仁花县”。唐 韩仲宣《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地接安仁县,园是季伦家。”
源见“木人石心”。指不为声色威势所动的人。宋苏轼《复次放鱼韵答赵承议》:“为君更唤木肠儿,脚扣两舷歌小海。”
北宋哲宗时朝臣因论道论政不同,有洛党、蜀党、朔党之分,称为“元枯三党”。“朔党”以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为首。宋代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类.元祐三党》:“洛党,程颐为领袖,朱光庭、贾易为羽翼;蜀党
源见“守株待兔”。喻指不劳而获。明张四维《双烈记.惜别》:“我怎肯依株守穴!”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后因以“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机。《儿女英雄传》二三回:“及至第二日,见着十三妹,费尽三毛七孔,万语千言,更是不容
①比喻生活无着落。宋古杭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十二出: “似这般失业,似这般逐浪随波,忍冷耽饥。” ②比喻倚权仗势。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三折: “想这厮死无祷于天罪,妄行无耻不知非,至此也还不愧,只待
源见“赵日”。形容严酷难当。北周庾信《小园赋》:“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主谓 夏天太阳炎热使人害怕。比喻作风严峻,使人畏惧。语本《左传·文公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敦贤?’对曰:
源见“馀光”。谓希求得到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照顾。宋张孝祥《江州林知府》:“寒女绩苎,所愿分光于有馀;拙匠伐柯,尚欣取则之不远。”【词语分光】 汉语大词典: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