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兄肥弟瘦

兄肥弟瘦

东观汉记.赵孝传》:“赵孝字长平,沛国蕲(音qí,地在今湖北省蕲春县境)人。父为田禾将军。孝为郎(官名,郎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归告(即告归,旧时官吏告假回乡叫告归)母,往来常白衣步担。尝从长安来,过直上(地名)邮亭,但称书生寄止于亭门。塾亭长难之,告有贵客过,洒扫不欲秽污地。良久乃听止。吏因问曰:‘田禾将军子从长安来,何时发?几日至?’孝曰:‘寻到矣。’时天下乱,人相食,弟礼为贼所得。孝闻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知孝肥。’贼并放之。建武(汉光武帝年号)初,天下新定,谷食尚少。孝得谷食,炊将熟,令弟礼夫妻俱出外,孝夫妻共蔬食。比礼夫妇归,即曰:‘我已食讫。’以谷饭独与之。积久,礼心怪疑,后掩伺见之,亦不肯食,遂共蔬食。兄弟怡怡,乡里归德。……”事又见《后汉书.赵孝传》。

西汉末年,地主豪强残酷剥削人民,灾荒连年,人至相食。赵礼被饥民捉住后,赵孝前去营救,说是赵礼饿得很瘦,我比他肥,你们还是把我吃掉吧。饥民受到感动,就把他兄弟二人都放了。旧时认为是扬“悌道”的典范,后用为兄弟之间情谊深厚的典故。《梁书.武陵王纪传》梁元帝“又与武陵王纪书”:“兄肥弟瘦,无复相待之期;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


并列 指兄弟情义深厚,临难争相替死。语本《后汉书·赵孝传》:“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梁书·武陵王纪传》:“~,无复相代之期。”△褒义。常用以指兄弟友爱。→兄友弟恭 ↔兄弟阋墙


【词语兄肥弟瘦】  成语:兄肥弟瘦汉语词典:兄肥弟瘦

猜你喜欢

  • 从容帷幄

    《新唐书.房琯传赞》:“遭时承平,从容帷幄,不失为名相。”房琯为官,处于唐开元、天宝之盛世,时天下承平,虽身为尚书、宰相之职,亦可从容运筹于帷幄。房琯虽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但其时已到暮年。传赞所言,

  • 钱可通神

    唐.张固《幽闲鼓吹》:“相国张延赏将判度支(判,裁决狱讼;度支,官名,掌管全国的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此当指过问此方面事宜),知有一大狱,颇有冤滥,每甚扼腕。及判,使即召狱吏严诫之,且曰:‘此狱已久,旬日

  • 崔韬逢雌虎

    《太平广记》卷四三三引唐薛用弱《集异记》载:蒲州人崔韬,旅途中遇一虎怪,脱皮变为美女,与韬同寝,韬暗将虎皮投入井中,携女而归。后因用为男子艳遇之典。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不是崔韬逢雌虎,也

  • 针磁

    源见“针芥相投”。喻两相契合。清方文《寿刘未沫先生》:“诗里针磁吟最合,花前杯斝劝无虚。”【词语针磁】   汉语大词典:针磁

  • 言不及行

    谓言行不一。明 薛瑄《薛子道论》:“言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言,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见“言不顾行”。明·薛瑄《薛子道论》:“~,可耻之甚。”【词语言不及行】  成语:言不及行汉语大词典:言

  • 九流三教

    同“三教九流”。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做子弟的须要九流三教皆通,八万四千傍门尽晓。”《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文有相如之赋,武有伏波之才,医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隐。九流三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 弄丸宜僚

    源见“宜僚弄丸”。借指排难解纷之人。元无名氏《隔江斗智》二折:“怕只怕母兄上别了情,愁只愁夫妻上伤了美。从今后做了个弄丸的宜僚,我只从中儿立直,着他两下里干戈再不起。”

  • 奔丧

    《礼记.奔丧》篇,唐代孔颖达疏:“案郑《目录》云,名曰《奔丧》者,以其居他国,闻丧奔归之礼。”原意非专指奔父母亲丧。后代则专称闻父母丧而奔赴之,为“奔丧”。【词语奔丧】   汉语大词典:奔丧

  • 一鸣

    同“一鸣惊人”。唐刘禹锡《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 一丘一壑

    丘:小土山。壑:山沟。一丘可以栖身,一壑可以垂钓。原指古代隐士隐居垂钓之处,后以此典咏寄情山水的情怀。【出典】:《汉书》卷100上《叙传上》4205页:“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淡泊,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