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八斗才

八斗才

唐.李延寿撰《南史.谢灵运传》:“谢灵运云:‘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三国魏曹植字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博识安足继之。’”

宋.无名氏《释常谈》卷中“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才共用一斗。’”

旧时以“八斗才”“才高八斗”称赞才华出众,有时用作对文人学士的恭维语。

唐.李商隐《可叹》诗:“宓妃(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名。早见于屈原《离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唐.司马贞《索隐》引如夏侯惇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坐愁芝田馆,用尽陈王(曹植为陈思王)八斗才。”(《李义山诗集》卷五)。


见“八斗之才”。唐·李商隐《可叹》:“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


【典源】 宋·缺名 《释常谈》:“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唐·李商隐《可叹》诗清·冯浩注:“南史:谢灵运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今译】 南朝谢灵运曾说,天下的才华共有一石,曹植 (字子建,封陈王,谥曰思,称陈思王) 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同分一斗。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人才华甚高,超出常人。

【典形】 八斗、八斗才、八斗陈思、才八斗、才过子建、陈王八斗才、陈植文华、多才如子建、子建才、王孙八斗才、八斗才华、曹盈仓、才名八斗。

【示例】

〔八斗〕 清·吴伟业《秋日锡山谒家伯》:“八斗君堪跨建安,一编我尚惭长庆。”

〔八斗才〕 明·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六如偈送钱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

〔八斗陈思〕 宋·李宗谔《馆中新蝉》:“八斗陈思饶赋咏,二毛潘岳易悲凉。”

〔才八斗〕 宋·陈师道《古墨行》:“明窗净几风日暖,有愁万斛才八斗。”

〔才过子建〕 元·白朴《东墙记》:“恰便似龙蛇弄影,才过子建,笔扫千兵。”

〔陈王八斗才〕 唐·李商隐《可叹》:“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陈植文华〕 宋·苏轼《谢曹子方惠新茶》:“陈植文华斗石高,景宗诗句复称豪。”

〔多才如子建〕 宋·列筠《代意》:“纵使多才如子建,只能援笔赋惊鸿。”

〔子建才〕 清·王摅《梁药亭太史以诗送行》:“一夸八斗子建才,一恃便便孝先腹。”


【词语八斗才】   汉语词典:八斗才

猜你喜欢

  • 无是公

    同“亡是公”。清李渔《闲情偶寄.变调》:“此等破绽……明眼人遇之,未尝不哑然一笑,而作无是公看者也。”【词语无是公】   汉语大词典:无是公

  • 水中月

    佛家语。以水中的月亮,并非实体,比喻一切事物本为空幻。《大智度论.初品.十喻》:“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诸法:指一切事物。

  • 小水长流

    《佛遗教经》“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词语小水长流】  成语:小水长流

  • 燕燕于归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后因以“燕燕于归”指女子出嫁。明阮大铖《燕子笺.写笺》:“若不是燕燕于归,怎使没分毫腼腆!”主谓 女子出嫁。语本《诗·邶风·燕燕》:“燕

  • 名动金瓯

    金瓯,盛酒器,又指国土。泛指人物的名声很大,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出自唐玄宗事迹。唐玄宗(685-762年)即李隆基,唐睿宗第三子,712-756年在位,又称唐明皇。他在位的初期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

  • 嘘嗒

    《庄子.齐物论》:“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荅,通“嗒”。后因以“嘘嗒”谓静息养神。宋叶適《孟达甫墓志铭》:“达甫老,退食闲居,隐几嘘嗒。”

  • 三饷

    明末为筹集抵御后金和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在田赋上的加派,即辽饷、剿饷和练饷三项赋税的合称。辽饷为明末辽东驻军饷项,又指筹措此军饷加派的赋银。到崇祯(明思宗年号,1628-1644年)末年,辽饷加派赋银达

  • 藏环

    源见“羊祜识金环”。旧时指前生之事。唐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之一:“何悟藏环早,才知拜璧年。”

  • 哀丝豪竹

    唐杜甫《杜工部诗史补遗》卷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古时,“哀丝”与“豪竹”是形容弦乐和管乐声音悲壮动人。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五《长歌行》:“哀丝豪竹助剧饮,

  • 桃源人

    源见“桃花源”。借指遁居世外的隐士。唐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诗:“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词语桃源人】   汉语大词典:桃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