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养:抚养。过:过错。严:严格。惰:怠惰。 意谓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都有教育的责任。语出宋.王应麟《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高峡《杨澜父亲的眼光》(《长江日报》1993年1月31日):“为什么现在一些子女既依靠父母,而又不孝敬父母?这能至怪小字辈吗?‘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嘛!”
养:抚养。过:过错。严:严格。惰:怠惰。 意谓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都有教育的责任。语出宋.王应麟《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高峡《杨澜父亲的眼光》(《长江日报》1993年1月31日):“为什么现在一些子女既依靠父母,而又不孝敬父母?这能至怪小字辈吗?‘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嘛!”
源见“菽水承欢”。指贫家孝子供养父母的粗粮饮食和简陋的铺垫物。蒲编,用蒲草编织的物品,多指草席。郁达夫《再游高庄偶感续成》诗:“只愁母老群儿幼,菽水蒲编供不周。”
同“炼石娲皇”。清江顺诒《集贤宾.汪咏之大令挽歌》套曲:“一官结局,好梦落谁家?有诏修文,天上下难觅人间炼石娲。”
同“相马九方皋”。清 丘逢甲《法政学堂宴日本法学博士梅谦次郎》诗:“海上钓鳌三岛近,人间相马九方遥。”
农历每月的初一与十五。按封建礼制,这两天都要向父母请安问好。《汉书.外戚传下》:“其孝东宫,母阙朔望。”唐代颜师古注:“东宫,太后所属也。朔望,朝谒之礼也。”《后汉书.岑彭传》:“有诏过家上冢,大长秋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汉.毛氏传:“以衣涉水为厉,谓由带以上也。揭褰衣也。遭时制宜,如遇水深则厉,浅则揭矣。”《诗经》中以“深则厉,浅则揭”谓过河时水深则连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项羽〕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谓项羽摩挲侯印,不忍授人。后以“刓印”谓吝于爵赏。晋左思《魏都赋》:“朝无刓印,国无费留。”【词语刓印】 汉语大词典:刓印
《后汉书.李恂传》:“〔李恂〕拜兖州刺史,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后因以“李恂被”称朴素的布被。唐谢偃《尘赋》:“吾之孤介,骤萍流而蓬徙。既守愚以周直,每受讪而招毁。屡空范丹之甑,时卧李恂之被
住家必须选好乡邻,游学必须接近贤士。 古人处理人际关系所奉行的准则。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婴闻之,君子居必择居,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后多引作〔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晋书.张华传》:“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也。少孤贫,自牧羊。华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初,华所封壮武郡有桑化为柏,识者以为不祥。又华第舍及监省数有妖怪。少子韪以中台星坼,劝华逊位。华不从,曰:
源见“乘桴浮海”。指乘舟远去。宋叶適《高永川墓志铭》:“浮桴百艰,终也望洋。”【词语浮桴】 汉语大词典:浮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