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养痈贻害

养痈贻害

又作“养痈贻患”。养:保养。痈(yōng拥):毒疮。贻(yí宜):遗留。害:祸害。 指保养着毒疮不治疗,给以后遗留祸害。多用以比喻不要姑息坏人坏事,以免留下祸害。此典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对杨廷璋的指示。杨廷璋(1687-1771年),字奉峨,汉军镶黄旗人。乾隆十五年(1750年),任按察使。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授浙江巡抚。乾隆三十年(1765年),署理两广(今广东、广西)总督。当时杨廷璋上奏条陈边防等事。乾隆皇帝指示他要警戒防备,因为边防涉及到外国人的一些情况,应当审核度量每件事情的道理,根据当时条件,制定适宜的办法。若是专门致力于保持慎重,恐怕如保养毒疮一样,将给以后遗留祸害,它的弊病就说不完了。

【出典】:

清史稿》卷323《杨廷璋传》10812页:“上戒以‘边地夷情,当审度事理,因时制宜。若专务持重,养痈贻害,弊不可胜言也。’”

【例句】: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120回:“议抚者不特养痈遗患,彼亦必不受;议剿者议发京军三万,云、贵、川、广兵十二万,胜负未可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 汝珍《镜花缘》第57回:“真是养痈成患,将来他的羽翼越多,越难动手哩。”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6回:“倘能利用他呢,未尝不可借他们的力量办点大事;要是不能利用他,这个‘养痈贻患’,也是不免的。” 近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8回:“上头说他‘溺职辜恩’、‘养痈遗患’,立刻降旨将他革职,拿解来京,交与刑部治罪。”


见“养痈遗患。”《清史稿·杨廷璋传》:“边地夷情,当审度事理,因时制宜。若专务持重,~,弊不可胜言也。”


【词语养痈贻害】  成语:养痈贻害

猜你喜欢

  • 骊歌促别

    骊歌:即《骊驹》,是古代客人告别时唱的诗篇。西汉人王式精通《诗经》,被任命为博士,来到京城长安。博士江公世代研究《鲁诗》,被尊称为宗师,他对王式很为嫉妒。在各位高级官员欢迎王式的宴会上,江公对乐师们说

  • 骚酒名士

    《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晋王恭字)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王恭所说的“名士”,不是以才出名,而是以饮酒、读《离骚》出名,故只堪称“骚酒名士”。后因用

  • 二乔

    《三国志.周瑜传》:“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即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二乔”即指三国 吴 乔公二女大乔、小乔。亦用以泛指两姐妹。唐杜牧《

  • 茂陵多病

    同“马卿多病”。司马相如免官后家居茂陵,因以为称。宋李新《浣溪沙.秋怀》词:“未老功名辜两鬓,悲秋情绪入双眉,茂陵多病有谁知!”

  • 知己知彼

    见“知彼知己”。黎静《彭大将军》:“作为一个高级将领,对每个战役的部署,首先要考虑到‘~’,密切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变化。”【词语知己知彼】  成语:知己知彼汉语大词典:知己知彼

  • 嵇吕交情

    源见“吕安题凤”。指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清袁枚《寄蒋苕生太史》诗之一:“应 刘才调生同世,嵇 吕交情隔暮云。”

  • 破貂裘

    源见“季子貂敝”。喻指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唐李群玉《旅泊》诗:“书空闲度日,深拥破貂裘。”

  • 按部雨

    源见“甘雨随车”。称颂地方官多惠政。按部,巡视部属。清汤斌《赠吴湖州》诗:“按部雨余香稻晚,课农花发晓云轻。”

  • 齐东

    源见“齐东野语”。指齐东野人。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绎史》:“长君乃又造为吴更封越百里之说,且言越入胥门,子胥头如车轮,目若二电,发射十里。其鄙浅怪妄,齐东所不道,而古今信之,何哉?”【词语齐东】 

  • 署纸尾

    《南史.蔡廓列传》:“蔡廓字子度,济阳考城人。征为吏部尚书。廓因北地傅隆问亮(中书令傅亮):‘选事若悉以见付,不论;不然,不能拜也。’亮以语录尚书徐羡之,羡之曰:‘黄门郎以下悉以委蔡,吾徒不复厝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