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重言》:“成王(周武王之子,名姬诵)与唐叔虞(名虞,周武王之子,成王弟)燕居(闲居),援梧(一作桐)叶以为珪(珪,或作圭,古代作为瑞信的玉),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
即才兼文武,作战时可以为将,太平时可以为相。这是唐人对李靖的评价。李靖(571-649年),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隋末,为马邑郡丞,随唐高祖李渊起兵,在统一中国和抵御突厥进犯的战斗中
源见“黔娄被”。指操行高洁的贫寒隐士。晋张协《杂诗》之十:“取志於陵子,比足黔娄生。”
源见“乞墦”。指残羹剩饭。元刘秉忠《过天井关》诗之三:“洛下残花犹殢客,墦间馀酒也狂人。”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
同“鸿鹄之志”。唐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诗:“逸志忘鸿鹄,清香披蕙兰。”【词语鸿鹄】 汉语大词典:鸿鹄
《大戴礼记.保傅》:“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羞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意谓开始时只因稍微差一点儿,结果会造成很大的差误或错误。闻一多《屈原问题》:“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
《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后以“铲草除根”谓彻底去除祸根,不留后患。明陶宗仪《辍耕录.连枝秀》:“半世连枝带叶,算从前,历尽虚花,一朝铲
《汉书.扬雄传下》:“展民之所诎,振民之所乏。”后以“诎乏”称困乏。明海瑞《覆朱镇山尚书书》:“仍领部事,左右廊庙,大行其道有机会矣。公私诎乏,何足为念?”【词语诎乏】 汉语大词典:诎乏
有禄位的官员,犯了过错,则罚以鞭刑。语出《书.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孙星衍注疏:“庶人在官有禄者,过则加之鞭笞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鞭作官刑,所以纠慢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