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击筑

击筑

战国策.燕策三》载:荆轲赴秦行刺秦王,燕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筑是古代像琴一样的乐器。后用“击筑”的故事抒发悲壮慷慨的举止与情怀。

晋.陶潜《咏荆轲》诗:“渐离悲击筑,宋意唱高歌。”宋.刘过《贺新郎.弹铗西来路》:“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箕踞。”

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十一出“草檄”:“三更忽遇击筑人,无故悲歌必有因。”


【词语击筑】   汉语词典:击筑

猜你喜欢

  • 机轴

    源见“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词采、风格。宋刘过《水调歌头.寿王汝良》词:“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太白曰:‘苍梧山崩湘水竭。’张籍曰:‘菖蒲花开月长满。’李贺曰:‘七

  • 厉兵秣马

    厉兵,磨砺兵器。秣马,喂饱战马。厉兵秣马,形容作好战斗准备。公元前627年,晋文公死后,秦穆公欲称霸中原。恰在此时,帮助郑国戍守的三员秦军将领派人报告郑国无备,要求他派遣军队,里应外合,灭掉郑国。于是

  • 颍谷

    《左传.隐公元年》:“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颍谷,借指颍

  • 送书雁

    源见“雁足书”。指雁。唐杜甫《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濑船?”【词语送书雁】   汉语大词典:送书雁

  • 画眉府

    源见“张敞画眉”。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为妻画眉。后以“画眉府”代指京兆尹官署。唐吴融《御沟十六韵》:“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词语画眉府】   汉语大词典:画眉府

  • 众志成城

    原作“众心成城”。意思是说: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后则比喻只要大家团结,力量就无比强大。【出典】:参见“众口铄金”条【例句】: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众心成城。俗说曰:众人同心者,

  • 拥书城

    源见“坐拥百城”。谓在书斋读书。孙为霆《解三酲.病起小饮忆曩日白门广陵之欢渺如隔世赋此自遣》套曲:“喜幽栖得近神仙境,镇日里拥书城。”【词语拥书城】   汉语大词典:拥书城

  • 卫后鬓鬓

    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因黑发如云而被宠幸。汉代张衡《西京赋》:“卫后兴于鬒发,飞燕宠于体轻。”鬒( ㄓㄣˇ zhěn 诊):黑发。《文选.西京赋》李善注引《汉武故事》:“子夫得幸,头解。上见其美发,悦之

  • 折腰役

    同“折腰吏”。役,差役。唐白居易《北亭》诗:“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按,作者时被贬为江州司马。【词语折腰役】   汉语大词典:折腰役

  • 秀实头

    源见“戴头来”。用以表示不怕死。清赵翼《奉命赴滇从军征缅甸》诗之二:“难甘公府宣明面,已戴军门秀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