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凿枘

凿枘

亦作“圆凿方枘”。凿,木匠所凿之圆孔;枘(ruì),插入卯眼的木栓。凿枘本相入之物,但圆凿而方枘,则很难插入。后人因以凿枘比喻两不相合或两不相容。宋玉有首诗说,凿一个圆孔,把四楞木头放进去,我当然知其相差太大,很难吻合。

【出典】:

楚辞·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

【例句】:

唐·刘知几《史通自序》:“凡所著述,尝欲行其旧议,而当时同作诸士及监修贵臣,每与其凿枘相违,龃龉难入。”


【词语凿枘】   汉语词典:凿枘

猜你喜欢

  • 嫂溺叔援

    源见“以叔援嫂”。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小履纻衫》:“李文正公幼举神童,帝抱至膝上,时其父拜起侍丹陛下。帝曰:‘子坐父立,礼乎?’对曰:‘嫂溺叔援,权也。’”并列 必须根据实际情

  • 眼青

    源见“青白眼”。犹青眼。谓以正眼相看表示重视。唐王勃《送白七序》:“同人者,少方见阮籍之眼青;知我者,希不学冯唐之首白。”宋苏轼《陈季常见过》诗之一:“但得君眼青,不辞奴饭白。”【词语眼青】   汉语

  • 驷马夸题柱

    源见“题桥柱”。比喻称赞取得功名荣显。明文徵明《送柯奇纯主事归莆阳》诗:“不须驷马夸题柱,且着斑衣慰依闾。”

  • 一枕邯郸

    同“一枕黄粱”。清厉鹗《折桂令.赋得客帐梦封侯》词:“李将军得遇高皇,万里名扬,万户勋偿。一枕邯郸,总是荒唐。”见“一枕黄粱”。清·厉鹗《折桂令·赋得客帐梦封侯》词:“李将军得遇高皇,万里名扬,万户勋

  • 弦韦

    源见“韦弦”。比喻缓急。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宽猛相济,弦韦适中。”亦借指用以警勉自己的事物。唐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公之所陈,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词语弦韦】   汉语大词典

  • 鲍鱼之肆

    比喻恶劣环境。明朱舜水《典学斋记》:“特患志意未定,当以论学取友,亲贤近业为务,其毋纳履于鲍鱼之肆乎!” ●汉刘向《说苑·杂言》:“〔孔子〕曰: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

  • 爨下材

    同“爨下桐”。清毛奇龄《听罗牧弹琴》诗之一:“未辨弦中趣,徒怜爨下材。”

  • 升堂入室

    《论语.先进》:“子曰:‘由(子路)之瑟(指鼓瑟的音调),奚为于丘(孔子名)之门(这是说不如丘门中中和的风韵)?’门人不敬子路(这是因为孔子批评了子路的原因)。子曰:‘由也升堂(指已臻正大)矣,未入于

  • 出口入耳

    《左传.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健也?’”谓言出甲口,入乙耳,不为他人所知。《后汉书.张玄传》:“温前执其手曰:‘子忠于我,我不能用,是吾罪也,子何为当然!且出口入耳之言,谁

  • 侧目而视

    参见“重足而立”条。偏正 斜着眼睛看人,以表示愤怒不满或不敢正视。语出《战国策·秦策一》:“侧目而视,倾耳而听。”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