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包胥血

包胥血

同“包胥哭秦庭”。清 叶世佺《谒刘公祠》诗:“涕泪包胥血,饥寒苏武毡。”


猜你喜欢

  • 宫猫触鼎,觅句迁官

    参见:猫儿狗子

  • 挂朝衣

    源见“挂冠”。指弃官。宋陆游《病中偶得名酒小醉作此篇》诗:“早挂朝衣归去是,贵人谁记接茵凭?”

  • 措大

    亦曰“醋大”,用以指贫寒失意的读书人,含有轻慢之意。语出五代汉宗室刘旻(mín岷)之口。周显德元年(954年),太祖郭威驾崩,世宗柴荣继立。刘旻在契丹人的支持下,率兵攻周,包围潞州。周世宗率兵亲征,双

  • 鼓巴瑟

    同“鼓瓠巴瑟”。清黄景仁《题潘寄湖照》诗:“怜渠万顷无垠碧,不鼓巴瑟起大鱼。”

  • 驳象虎疑

    《管子.小问》(卷一六):“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驳(bó兽名)马而洀(pán同盘)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

  • 豆萁相煎

    源见“七步成诗”。比喻兄弟或内部相残。林基路《囚徒歌》:“豆萁相煎,便宜了民族仇敌。”见“豆萁燃豆”。【词语豆萁相煎】  成语:豆萁相煎汉语大词典:豆萁相煎

  •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百姓如有罪过,都由我一人担承。 古代国君责己之辞。语出《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论语.尧曰》:“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

  • 商祈

    源见“汤祷桑林”。谓必应的仁君之祈。明李东阳《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诗:“却讶桑林才六事,也能招格应商祈。”【词语商祈】   汉语大词典:商祈

  • 箫凤

    源见“乘鸾”。借指仙女或美女。唐李峤《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诗:“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 荆台数通梦。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

  • 金科玉律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李善注:“金科玉条,谓法令也。言金玉,炎之也。”本是形容法律条文的完善。今多指不可变更的条规。书多作“金科玉律”。见“金科玉条”。张贤亮《小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