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之讥
同“北山移文”。清 艾宁《与王玉式书》:“抱东篱之志,避北山之讥,春雨迷离,旬余不出。”
同“北山移文”。清 艾宁《与王玉式书》:“抱东篱之志,避北山之讥,春雨迷离,旬余不出。”
汉.牟融《理惑论》:“神仙之书,听之则洋洋盈耳,求其效,犹握风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比喻徒费苦心而无所得。唐.杜牧《献诗启》:“某苦心为诗……今谨录一百五十篇,编为一轴,封留献上。握风捕影,铸木
源见“四知金”。谓为官廉洁。清钱谦益《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谥忠烈杨公墓志铭》:“暮夜无金,夕阳有亭。”
《淮南子.俶真训》:“飞鸟铩翼,走兽挤脚。”高诱注:“纣田猎禽荒无休止日,故飞鸟折翼,走兽毁脚,无不被害也。”又晋左思《蜀都赋》:“鸟铩翮,兽废足。”后因以“铩翮”比喻人生受挫折。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
见“歃血为盟”。《清史演义》:“当下杀牛宰豕,~,誓使异姓弟兄,大有桃园结义、梁山泊结盟的气象。”
源见“鲁姑弃子”。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元杨显之《酷寒亭》三折:“那贱人也不是鲁 义姑,这厮也不是汉萧何。”【词语鲁义姑】 汉语大词典:鲁义姑
源见“博浪飞椎”。指张良抗暴复仇、忠贞报国事。清 沈绍姬《咏古》:“为报韩仇奋一椎,副车虽误亦雄哉!”
《尚书.商书.仲虺之诰》:“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旧题汉.孔安国传:“汤所往之民皆喜曰:‘待我君来,其可苏息。’”徯,等待。成汤征伐荒淫暴虐的无道之君夏桀,百姓都盼望成汤早日
源见“绛帐”。敬称马姓前辈。清周亮工《次韵赠同里马遇伯》:“乱里谈经处,春风绛帐融。”
源见“伍胥抉目”。指忠臣被谗殉身。明高启《谒伍相祠》诗:“鞭尸楚墓生前孝,抉目吴门死后忠。”述补 将眼睛挖下放在吴国城门。比喻忠臣至死忧国忧民的心情。语本《国语·吴语》:“春秋时,吴国王夫差听信谗言,
汉.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缰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州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名缰利锁,是说名和利犹如拴马的缰绳,拘束人的枷锁,把人的思想牢牢系住。宋.柳永《乐章集.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