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原形容老眼昏花,视物不清。后常被引用借喻对某一事物看不真切,一时尚难以把握。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白石(姜夔)写景之作,虽格韵高
同“舞干”。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不知玉弩垂芒,凶水无九婴之疹;瑶阶舞戚,洞庭有三苗之墟。”
同“巴人下里”。唐李白《古风》之二一:“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源见“新亭对泣”。形容物是人非。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卷四:“风景不殊,幽明顿隔,乌邑陈言,所感深焉。”主谓 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丧。语本《晋书·王导传》:西晋亡后,晋元帝在江南重立晋王
做官的人往往开始谨慎,后来怠惰,至于失职。《邓析子.转辞》:“患生于官成,病始于少瘳。”少瘳:病稍愈。汉代刘向《说苑.敬慎》:“曾子曰:……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
唐代高骈的绰号。《新唐书.高骈传》:“有二雕并飞,骈曰:‘我且贵,当中之。’一发贯二雕焉。众大惊,号‘落雕侍御’。”
源见“梦幻泡影”。喻指事物虚幻无常。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清净久辞香火伴,尘劳难索幻泡身。”【词语幻泡】 汉语大词典:幻泡
南朝 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清杨思圣《飘风行》:“惊沙扑面利如刀,马毛猬磔雁声苦。”【词语马毛猬磔】
指陈胜用“王侯将相哪有天生的种?”以鼓励众人起义反秦。比喻人应有雄心抱负,成就大业。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秦统治者征调聚居里巷左侧的穷人戍边去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有九百人在途中驻扎在
《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烂,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晋时,夏侯玄所倚之柱遭到雷击,他仍然镇定如初。后因用为咏有胆量的典故。唐.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