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去病忘家

去病忘家

指霍(huò或)去病(大将军卫青姐姐少儿所生之子)为抗击匈奴(北方游牧民族)贵族侵扰,公而忘私。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决心建功立业。西汉骠(piào票)骑将军(品秩同大将军,与三公同位)霍去病讨伐匈奴贵族南扰,屡立战功。汉武帝特给建造府第,让他去看看,霍去病回答说:“匈奴还未消灭,不用经营自家!”因此汉武帝更加看重宠爱他。此典又作“霍勋”、“匈奴未灭”、“去病不为家”、“忘家”。

【出典】:

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2939页:“天子为治(修治;建造)第(府第。上等房屋;大宅院),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不)以(用)家为(为家,经营自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例句】:

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勋。” 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唐·苏颋《同饯阳将军》:“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宋·杨亿《驾幸河北起居表》:“师人多寒,感恩而皆同挟纩;匈奴未灭,受命而孰不忘家。” 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程婴忍死难存赵,去病忘家未灭奴。”


【典源】《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汉书·霍去病传》亦载。

【今译】 汉骠骑将军霍去病讨伐匈奴,屡立战功,武帝为他修建府第,让他自己去看,霍回答:“匈奴尚未消灭,要家有什么用!”武帝因此对他更加赏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决心建功立业。

【典形】 霍勋、去病不为家、去病忘家、忘家、匈奴未灭、不言家、去病无家、家何为。

【示例】

〔霍勋〕 唐·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勋。”

〔去病不为家〕 唐·苏颋《同饯阳将军》:“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去病忘家〕 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程婴忍死难存赵,去病忘家未灭奴。”

〔忘家〕 宋·杨亿《驾幸河北起居表》:“师人多寒,感恩而皆同挟纩; 匈奴未灭,受命而孰不忘家。”

〔匈奴未灭〕 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猜你喜欢

  • 衽席

    《庄子.达生》:“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成玄英疏:“衽席之上,恣其淫荡,动之死地,万无一全。”衽席,床褥,卧席。后因以“衽席”借指男女色欲之事。《新唐书.高宗纪赞》

  • 林下清风

    同“林下风气”。《天雨花》一回:“我思女子之中,若通些文艺,必竟脱俗,就是不美,自有一种文雅可观,料不是油盐酱醋的恶气。必然言谈举止,都带些林下清风。”见“林下风气”。《天雨花》1回:“我思女子之中,

  • 反哺

    源见“乌哺”。借喻子女孝养父母。晋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宋梅尧臣《思归赋》:“嗷嗷臣乌,其子反哺。”【词语反哺】   汉语大词典:反哺

  • 虎豹当关

    源见“九关虎豹”。喻指权奸当道。宋 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词:“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平戎策就,虎豹当关。”

  • 坐中颜回

    《晋书.谢尚传》:“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之颜回也。’尚应声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席宾莫不叹异。”颜回,字子渊,春秋时鲁国人,天资聪敏,

  • 哀梨

    同“哀家梨”。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东坡〕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词语哀梨】   汉语大词典:哀梨

  • 彩鸾配

    元.林坤《诚斋杂记》:“钟陵西山有游帷观,每至中秋,车马喧阗。大和末,有书生文箫往观,睹一姝(即吴彩鸾)甚妙。生意其神仙,植足不去。姝亦相盼。……乃与生下山归钟陵为夫妇。”唐文宗大和末年,书生文箫游西

  • 后顾之忧

    后顾,回过头来照看。忧,忧虑。形容在前进和外出时,对后方和朝中、家中的挂念、担心。源出北魏李冲故事。李冲(449-498年),字思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敦煌公李宝的小儿子。少孤,得长兄训导。高

  • 触藩

    同“羝羊触藩”。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吊影惭连茹,浮生倦触藩。”【词语触藩】   汉语大词典:触藩

  • 烂羊都尉

    同“烂羊”。清尤侗《念奴娇.和羡门韵》词:“借问史公牛马走,岂苦烂羊都尉?”【词语烂羊都尉】   汉语大词典:烂羊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