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班女扇”。南朝 齐谢朓《和王主簿怨情》诗:“相逢咏《蘼芜》,辞宠悲班扇。”唐鲍溶《上阳宫月》诗:“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凉风箧笥嫌。”唐李商隐《喜雪》诗:“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词语班扇】
源见“箕山之节”。称美隐士气节。《后汉书.逸民传序》:“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
方外:世外。旧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丹丘: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何必到世外去寻求神仙,人间也自有仙境。 后用以比喻本地就有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不必外求。语出唐.韩翃《同题仙游观》:“何用别寻方外
参见:梦龄增寿
源见“乞墦”。谓在墓地讨乞祭品,饱后自得骄人。明徐渭《旱甚久不应祷》诗:“渐少墦乞骄,而多褐夫惴。”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后以“奋发踔厉”谓奋发有为,意气昂扬。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二:“既无始皇奋发踔厉之才,而当众叛亲离之日,谓足以全首领
晋.范宁《谷梁传集解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文选》卷四五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春秋》笔法以一字寓褒贬。后以“一字
同“锦鳞书”。宋蔡伸《风流子》词:“无奈锦鳞杳杳,不渡横塘。”清陈维崧《好事近.丙辰早春得云间张洮侯寅冬所寄书》词:“春水锦鳞通,忽把故人墨迹。”【词语锦鳞】 汉语大词典:锦鳞
笏(hù护),古代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用笏来打击奸臣,则出自唐段秀实之事迹。亦称“夺笏击贼”。段秀实(719-783年),字成公,陇州(qiān千
源见“苏门长啸”。形容旷达的长啸之声。宋陆游《醉中作》诗:“清啸穿林鸾凤吟,草书落纸龙蛇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