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唾手可取

唾手可取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不费任何力气,轻易就可达到目的。又作“唾手可得”、“垂手可得”。出自唐褚遂良之语。褚遂良的事迹见“飞鸟依人”条。他曾谏阻唐太宗征高丽,未被接受,便上言道:高丽之地,殊裔绝域。不像两京四境,为腹心和肢体。只要遣一二比较谨慎的将领,率领精兵10万,便“唾手可取”。

【出典】:

新唐书》卷105《褚遂良传》4027页:“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10万,翔(kuài快)云輣(péng朋),唾手可取。”

【例句】:

元末明初·罗贯中《水浒全传》58回:“只除非教呼延将领赚开城门,唾手可得。”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7回:“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 清末·李宝嘉《官场现形记》36回:“自以唐二乱子有此内线,只要不惜银钱,差使自然唾手可得。”


见“唾手可得”。《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云輣,~。”


【词语唾手可取】  成语:唾手可取汉语词典:唾手可取

猜你喜欢

  • 海客白鸥

    参见:鸥鸟忘机

  • 动指

    同“食指动”。清黄遵宪《春夜招乡人饮》诗:“动指思异味,谅子固不屑。”

  • 杀身成仁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成:成全;仁:相亲、仁爱。仁爱德是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杀身成仁”,意谓为了成全仁德,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后指为维护正义事业而不惜牺牲。闻一

  • 乌瑞

    同“乌鱼之瑞”。《尚书刑德放》:“火者阳也,乌有孝名。武王卒父业,故乌瑞臻。”【词语乌瑞】   汉语大词典:乌瑞

  • 投鞭飞渡

    源见“投鞭断流”。极言入侵者来势迅猛。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词:“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貍愁。”

  • 訏俞

    《书.尧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可乎?’……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孔传:“吁,疑怪之词……俞,然也,然其所举。”訏,同“吁”,叹词。后因

  • 声应气求

    源见“同声相应”。指情同意合或志同道合的人彼此间相互呼应或唱和。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如酌古准今,谈经论史,探性命之原,不朽之业,乐声应气求而不孤者,则剑君、郑君是矣。”见“声气求相”。

  • 书葵

    《艺文类聚》卷八十二引《博物志》:“北齐彭城王攸在郡,王氏种葵三亩,被人盗之。王密令书葵叶,明旦市看之,遂得偷者。”《佩文韵府》卷四‘种葵’下引《北齐书》作“明旦入市看之”。葵,这里指的是冬葵。冬葵是

  • 更衣入侍

    同“子夫入侍”。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 扪疮辄哭

    宋代寇准富贵后抚摸疮痕思母而哭的故事。《记闻录》:“寇莱公少时,不修小节,颇爱鹰犬。太夫人性严,每不胜怒,举秤锤投之中足流血,由是折节从学。及贵,母已亡,每扪其疮痕,辄哭。”寇莱公:寇准,北宋时曾任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