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啖鱁鮧

啖鱁鮧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八“作酱法”中“作鱁鮧法”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昔汉武帝逐夷(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亦称东夷)至于海滨,闻有香气而不见物。令人推求,乃是渔父造鱼肠于坑中,以至(此字应有误。据校刊,或作“坚士”,或作“湿土”,日译本则疑为“草土”之误)土覆之,香气上达。取而食之,以为滋味。逐夷得此物,因名之,盖鱼肠酱也。”

“鱁鮧,音zhù yí,原本是古时海滨人所做的鱼肠酱,后因上述汉武帝逐夷人的故事,成为典故。后世文人用时以谐音,取其原意,常比喻驱逐异族侵略的意思。

清.林昌彝《杞忧》诗:“嗜痂到处营蝇蚋,下酒何人啖鱁鮧。”


猜你喜欢

  • 寻初服

    《楚辞.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后因以“寻初服”谓寻找未做官时的衣服,喻归乡为民。宋刘克庄《念奴娇.丙午郑少师生日》词:“禁中张宴,苦留公,未许归寻初服。”

  • 崧生岳降

    《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崧:山高大的样子。甫、申:周代诸侯国名,这里是指两国的君主甫侯及申伯。此诗赞美申伯,并连及甫侯,说他们是禀天地灵气而生的。后人因用“崧生

  • 混淆是非

    故意把对的说成错的,错的说成对的,制造混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八回:“你想他们有甚弄钱之法?无非是包揽讼词,干预公事,鱼肉乡里,倾轧善类,布散谣言,混淆是非。”亦作“淆混是非”。清.陶曾佑《论文

  • 汪洋自恣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宽广。恣:放纵;无拘束。 常用以形容诗词文章气势豪迈,像大水奔流宽广放纵、毫无拘束。 周齐增,字思沂,号唯一,鄞(yín银,今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明朝亡,弃

  • 哀家梨

    《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桓玄是桓温之子,嗣父为南郡公,故称桓南郡,亦称灵宝)每见人不快,辄瞋(怒)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梁刘孝标注:“旧语,秣陵有哀仲家梨甚美,大如升,入口消释。言

  • 元龙百尺

    同“元龙百尺楼”。清祁寯藻《屋有土坑火则燥不火则湿毁之重劳乃叠床其上戏为高眠诗》:“元龙百尺那敢拟,太丘一榻真长悬。”

  • 兔三窟

    源见“狡兔三窟”。谓藏身地方多,易于避祸。宋苏轼《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词语兔三窟】   汉语大词典:兔三窟

  • 甚嚣

    同“甚嚣尘上”。清曾国藩《槐阴书屋图记》:“若处京师浩穰之中,视听旁午,甚嚣而已矣,尚何精诣之有哉?”【词语甚嚣】   汉语大词典:甚嚣

  • 罍满惭罄瓶

    源见“瓶竭罍耻”。谓以不能礼贤尽职而心怀愧疚。唐韩愈《答张彻》诗:“苹甘谢鸣鹿,罍满惭罄瓶。”此是作者自谦。

  • 梁坏山颓

    同“梁岳颓峻”。唐黄滔《祭崔补阙》:“芝焚兰爇,梁坏山颓,虽人生之有定期,实土德之为不幸。”【词语梁坏山颓】  成语:梁坏山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