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因人成事

因人成事

因:依靠。指毛遂对一同随行来的门客说:你们都是依靠别人力量把事情办成功。后以此典比喻人没有本事而依赖他人办事成功而坐享成果。毛遂说服了楚考烈王同意楚、赵联盟,楚出兵救赵,共同抗秦。当时楚考烈王、平原君赵胜及毛遂都歃血宣誓,缔结了合纵南北联盟的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盛的血,右手招呼随行同来的十九位门客说:“各位相继在堂下歃血宣誓结盟吧。各位平庸无能,都是依靠别人把事情办成功。”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8页:“毛遂左手持槃(通“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歃(shà煞)此血(古代宣誓结盟仪式,订立盟约人用手蘸血,涂在口旁,表示信守。古代歃血定盟所用牲血因等级而不同:帝王用牛、马,诸侯用狗、猪,大夫以下用鸡。总称用牲血)于堂下。公等录录(即“碌碌”,平庸无用),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例句】:

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功薄赏厚,因人成事,恩泽年表,常以愧心。” 宋·苏轼《谢失察妖贼表》:“至于斩捕群盗之功,乃是邻近一夫之力,靖言其始,偶出于臣,虽为国督奸,常怀此志,而因人成事,岂足言劳。”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4折:“小将因人成事,何足道哉!”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冯恩传》:“右侍郎黄宗时虽擅文学,因人成事。” 老舍《四世同堂》68:“晓荷不出主意,因人成事的人禁不住狂风暴雨。”


偏正 因,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去办成事情。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止可~,人立而我立,人仆而我亦仆矣。”△贬义。用于不能独立办好事情者。→假手于人 ↔自力更生 自食其力


【词语因人成事】  成语:因人成事汉语词典:因人成事

猜你喜欢

  • 寸指测渊

    《孔丛子.答问》:“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蒙大道而不悟,信诬说而疑圣,殆非所望也。”以一寸之指测深渊。比喻浅学不能探明深理。主谓 以一寸之指而测深渊。比喻浅学无法探明深理。语出《孔丛子·答问》

  • 困兽犹斗

    比喻陷于绝境的势力,因不甘心灭亡而垂死挣扎。公元前597年,晋国在与楚国争霸中失败。晋军主帅荀林父以作战失利请求处死自己,晋景公想答应他。这时,晋大夫士渥浊劝阻他说:“从前,城濮之战时,晋国虽然打败了

  • 斗酒彘肩

    参见“鸿门彘肩”。【典源】《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 风月无边

    宋.朱熹《六先生画象赞.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风月无边”,原是称美风景之美,后用着比喻人品、文章影响深广的典故。亦作“无边风月”。元.白挺《西湖赋》:“无边风月,见天地心以志之。”主谓

  • 火牛兵

    同“火牛阵”。清顾炎武《不去》诗:“记作安平门下客,当时曾见火牛兵。”

  • 牛眠兆

    源见“牛眠地”。迷信谓坟地风水好的征兆。元丁鹤年《送铁佛寺盟长老还襄阳》诗:“定应牛眠兆,毋生触鹿疑。”自注:“奉母北归,而葬其父丧。”

  • 决枋榆

    源见“榆枋之见”。比喻奋起登山游览。清赵翼《茅山纪游》诗之一:“今朝忽兴发,奋决枋榆起。”

  • 王乔曳舄

    源见“王乔凫舄”。咏野鸭。唐李峤《凫》诗:“李陵赋诗罢,王乔曳舄来。”

  • 振履

    源见“郑履”。借指朝廷重臣。宋苏轼《次韵郑介夫》之一:“相与啮毡持汉节,何妨振履出商音。”【词语振履】   汉语大词典:振履

  • 五行并下

    一作“丘行俱下”。极言读书神速敏捷。《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词语五行并下】  成语:五行并下汉语大词典:五行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