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逐日积累,聚少成多。语出《平妖传》二〇回:“古人原说:坐吃山空,立吃地陷。一日三,三日九,那里过得半月十日,桶里吃的渐渐浅了,床头钱渐渐短了。”明.罗懋登《西洋记通俗演义》四回:“果真一清请得这个小
同“空冀北”。清宋琬《送周鹰垂赴试北闱》诗:“骏骨金台空北冀,虫书石鼓见西京。”
源见“荆棘铜驼”。表示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宋 陈人杰《沁园春.南金又赋无愁》词:“洛下铜驼,昭陵石马,物不自愁人替愁。”
仁人必然勇敢。 表示有仁德者无所畏惧。语出《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汉.王符《潜夫论.释难》:“父母将临颠陨之患,子弟将有陷溺之祸者,岂能墨乎哉!是以仁者必有勇,而德人必有义也。
同“诗入鸡林”。清赵翼《王梦楼挽诗》:“生有笙歌矜马帐,死犹诗句在鸡林。”
同“扬雄投阁”。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诗:“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
见〔晋代衣冠成古丘〕。
《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后以“成己成物”谓自身有成就,也要使身外的一切有成就。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盖治世法
《汉书》卷二十五下《郊祀志下》:谷永说上(成帝)曰:“化色五仓之术者,皆奸人惑众,挟左道,怀诈伪,以欺罔世主。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影,终不可得。是以明王距而不听,圣人绝而不
俾:使。 意谓把白天当作黑夜睡觉,而夜间则寻欢作乐。 常指生活荒淫。语出《诗.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北齐书.帝纪.总论》:“后主以人从欲,损物益己,雕墙峻宇,甘酒嗜音,鄽肆遍于宫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