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堕甑不顾

堕甑不顾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郭太传》附孟敏事:“(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郭太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后汉孟敏客居太原时,一天,背上背着一种唤作甑的陶蒸食炊具,忽然堕他破裂。孟敏头也不回地走了。郭太问他为何不回头看看,孟敏说道:“甑已破了,看又何用?”“堕甑不顾”原指事情毁败已成过去,惋惜无益。后又以“堕甑”比喻形势已败,不可收拾。

宋.苏轼《分类东坡诗》卷二五《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诗:“我已无可言,堕甑难追悔。”


其他 甑,古代做饭的一种瓦器。顾,看。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语本《后汉书·郭泰传》:“(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郭泰)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已)破矣,视之何益。’”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已弃不问曰~。”※甑,不读作zēng。△多用于心理方面。


【词语堕甑不顾】  成语:堕甑不顾汉语词典:堕甑不顾

猜你喜欢

  • 皂帽

    源见“辽东帽”。黑色纱帽。指隐者冠饰。表示隐者的高尚节操。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应兼似管宁。”【词语皂帽】   汉语大词典:皂帽

  • 春风桃李

    春天的和风里桃花李花盛开。也比喻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唐.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偏正 春风吹拂下桃花李花盛开。也比喻老师对学生谆谆教诲。于右任《武功城外》:“朔漠冰霜苏

  • 裂地而分

    同“分茅列土”。《汉书.黥布传》:“臣请与大王杖剑而归汉王,汉王必裂地而分大王,又况淮南,必大王有也。”

  • 二十中郎

    《晋书.荀羡传》载:荀羡尚寻阳公主,后除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监诸军事、假节,时年二十八,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按,《晋中兴书》作“时二十”。后用为年轻居高位者的典故。唐李商隐《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

  • 人胜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亦戴之头鬓。又造花胜以相遗。”人胜,是彩人(或金箔人)与花胜的合称。古代风俗,正月初七(人日)剪彩为人像形首饰,或剪彩为花形首饰,戴在头上,既

  • 与狐谋皮

    与狐商量,要它让出身上的毛皮来。比喻不切实际地想做绝对办不到的事。《太平御览》卷二〇八引《符子》:“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

  • 唐突西子

    见〔刻画无盐,唐突西子〕。见“刻画无盐,唐突西施”。清·恽敬《与李汀洲》:“前书可谓刻画无盐,~矣。”【词语唐突西子】  成语:唐突西子汉语大词典:唐突西子

  • 寇贾

    《后汉书.寇恂传》:“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

  • 毕卓瓮间

    同“毕卓瓮头眠”。唐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篇下时。”

  • 九折

    源见“王尊叱驭”。形容道路曲折多险。亦指曲折多险的道路。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既克郲于九折,路威夷而修通。”唐骆宾王《送费六还蜀》诗:“万行流别泪,九折切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