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谢安墩”,晋代谢安居住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南蒋山的半山上。宋代的王安石也曾在这里居住过。《金陵图经》:“谢安石住半山,有墩,曰‘谢公墩’。”【词语谢公墩】 汉语大词典:谢公墩
源见“五桂联芳”。誉称五代时燕山 渔阳人窦禹钧五子相继登科。泛指登科及第之人。金元好问《王敦夫祥止庵》诗:“情知不羡燕山桂,一树灵椿岁八千。”
源见“龙伯钓鳌”。借指海岛上的山。元张翥《寄观志能照磨》诗:“鳌背三山最上峰,美人手把玉芙蓉。”
同“陈蕃榻”。清方文《雨夜宿崔明府署中言别》诗:“今宵且就陈君榻,明日准亲陶令卮。”
同“更仆难数”。清 孙郁《双鱼珮.巧佑》:“婚姻之事……或无意中立成佳耦,或极稳处卒致落空,聚散变迁,更难仆数。”见“更仆难数”。清·孙郁《双鱼珮·巧佑》:“婚姻之事……或无意中立成佳耦,或极稳处卒致
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唐.王勃《秋日游莲池序》:“琳琅触目,朗月清风。”宋.李清照《多丽》词:“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镜花缘》四八回:“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见“清风明
《文选》卷二十九晋.张季鹰(翰)《杂诗》:“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讴吟何嗟及,古人可慰心。”晋.张翰《杂诗》有“黄华如散金”句,此处黄华,是指春日黄花,而非指秋菊之落英。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虚:所居之处。意谓由于所处环境的限制和影响,造成观察问题和判断事物的偏颇与狭隘。后因以“井
同“人亡弓,人得之”。清曾国藩《移居偶成》诗:“此身今古如脱屣,人得人弓等闲耳。”
被风飘散的万片落花,真使人无比惆怅。 旧指人们对景伤春。语出唐.杜甫《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一折:“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