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爱好学习,并能深入思考,心中领会了书中的旨意。 形容人善于读书。语出《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盖诗境甚宽,诗情甚活,总在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量守庐学记.殷孟伦〈忆量守师〉》:“如先生经常讲到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确实是治学的金石良言。”也单引 ① 〔好学深思〕。清.王鸣盛《〈屈骚指掌〉序》:“(胡)质余洵所谓好学深思,多闻博物之君子矣。”《聊斋志异.何仙》:“有乐陵李忭,固好学深思之士。”


【词语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成语: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汉语词典: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猜你喜欢

  • 貌言

    貌:外表。此典指商鞅对赵良说:外表应酬话是虚浮的。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公孙氏,名鞅,卫国(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人,也称卫鞅。入秦说秦孝公。秦孝公六年(前356年),他任左庶长(秦爵位第

  • 知祢

    源见“荐鹗”。喻指识人才。唐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诗:“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人。”

  • 花奴鼓

    唐南卓《羯鼓录》:“上(玄宗)性俊迈,酷不好琴,曾听弹琴,正弄未及毕,叱琴者出,曰:‘待诏出去!’谓内官曰:‘速诏花奴(汝南王李琎的小名。琎善击羯鼓)将羯鼓来,为我解秽。’”后因称羯鼓为“花奴鼓”。清

  • 折枝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朱熹集注:“为长者折枝,以长者之命,折草木之枝,言不难也。”后用为为长者效劳之典。明归有光《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折枝之命

  • 悉帅敝赋

    同“悉索敝赋”。《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宁处,使叔孙豹悉帅敝赋,踦跂毕行。”【词语悉帅敝赋】  成语:悉帅敝赋汉语大词典:悉帅敝赋

  • 徐孺下陈蕃之榻

    形容虚席以待尊敬客人的光临。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为当地名士。桓帝时,陈蕃为豫章太守,仰慕其德行,为了接待他,特为其专设一榻,徐稚离开后,即将榻吊起。后来许多官员竞相推荐徐稚到朝中任

  • 孔鲤趋庭

    《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

  • 一邯郸

    同“一枕黄粱”。明李东阳《陆参政孟昭挽诗》:“直遣胸中九云梦,从教世上一邯郸。”

  • 弱生于强,乱生于治

    “弱”可以由“强”产生;“乱”可以由“治”产生。 表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方向转化。语出《孙子.势篇》:“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汉.王符《潜夫论.浮侈》:“夫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

  • 渔阳结怨

    《后汉书》卷三十三《朱浮传》:“浮以书质责之(渔阳太守彭宠)曰:‘……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东汉朱浮曾以书信责备渔阳太守彭宠,其中有“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