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因俑的面貌体态,模仿人的样子,孔子心中不忍,故痛恨发明俑的人,并咒骂道:“第一个做俑殉葬的人,他一定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后以“始作俑者”比喻首开恶例的人。清.张潮《虞初新志.姜贞毅先生传》:“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


偏正 俑,用于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某种坏事或坏风气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九》:“~,大可罪也。”△贬义。多用于指斥首开恶例的人或事。→罪魁祸首↔开山鼻祖 得风气之先


【旧义】 开始用土制或木制人像来殉葬的人。旧时多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肇始者,意为带头做坏事的人,含贬义。

【新义】 近来偶有淡化感情色彩的新用法,只用以比喻某事或某种风气的开创者。

【例】 ① 有关人士称,照此推断,雅虎不来告偷师Overture的百度侵权,已属万幸,百度何以还会反戈一击,要去诉讼搜索始作俑者的雅虎抑或Overture呢?(人民网2004.11.26《谁是竞价排名的“始作俑者”》)

② “超女”始作俑者的致命伤(赢周刊2005.11.21标题)

③ 可以说,我是春节联欢晚会的始作俑者,因为我是最早的编创人员之一。(南方日报2008.12.9《姜昆: 我是春晚始作俑者》)

④ 这本书也是国内学者论文和著作里充斥了“想象”这个字眼的始作俑者。(豆瓣读书2010.8.7《想象的共同体》)

⑤ 这场汇率战,美元可谓始作俑者。美元汇率的贬值看似市场行为,实质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贬值色彩。(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10.14《美元是汇率战始作俑者》)

⑥ 沙龙(salon)的法文原意是客厅,沙龙文化是指艺文人士聚集畅谈,意念相互激荡,带领风骚,形成流派的活动。私人的起居空间成为谈文说艺的代名,郎布耶(Rambouillet)夫人是始作俑者。(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1.3.13颜敏如《腰带以下的颓唐》)

⑦ 实际上,那个身陷“微博门”的教授也算“阴沟里翻船”,他在微博上转发的虚假新闻,始作俑者乃一国家级媒体的新闻网站。(文汇报2011.5.30吕怡然《从“网曝”到新闻: 惊险的一跃》)

⑧ 张萱的《疑耀》,是钱先生爱读之书,征引不止一次。并且,《茶香室丛钞》中引《疑耀》也不在少,足见其书的有趣。据《茶香室续钞》,此说并不昉自张萱,其始作俑者,或许该是杨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1.12.4王培军《随手札(五)·猫名妲己》)

⑨ 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孙欢主编《中国细节·旗袍》)始

⑩ 关于裙的雅俗共赏的神话是“留仙裙”,其始作俑者是汉代宫妃赵飞燕。(孙欢主编《中国细节·裙》)

⑪ 中国的改革史,且不远举管仲、商鞅、吴起乃至王莽,即使从“改革”一词的始作俑者王安石变法说起,也已度越近千年。然而直至上个世纪末的戊戌百日维新为止,它的每一页的结论都是“失败”。(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后顾与前瞻》)

【辨说】 “始作俑者”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像)人而用之也。”孔子认为最早发明用木偶或土偶来殉葬的人,应该是没有子孙后代的。孟子分析孔子如此痛恨“俑”的原因是“因为俑太像人形了,却用来殉葬”,所以话说得很重。后世因此就以“始作俑者”来喻指“带头做坏事的人”,一直被用作贬义。

其实,从字面上看,“始作俑者”并无贬的意思,只是一个客观的叙述,之所以被带上贬义,完全是因为孔夫子“其无后乎”的诅咒。难道“俑”真是不好的吗?“始作俑者”真是“带头做坏事的人”吗?这就牵涉到古代殉葬制度的早晚问题了,是活人殉葬在前,还是俑陪葬在前?如果是先有俑之陪葬,后有人之殉葬,那么“始作俑者”就是带头做坏事;如果相反,那么这“始作俑者”倒不妨说是在做好事了,何以还要遭此诅咒呢?

文子·微明篇》说:“鲁以俑人葬而孔子叹,见其所始,即知其所终。”可见孔子是认为俑殉先于人殉的,他担心最后会用人来殉葬,所以有此一叹。但实际情况却是人殉早于俑殉,早在殷商时人殉就已很盛行了。杨伯峻先生说:“古代最初用活人殉葬,后来生产力渐渐提高,一个人的劳动除了供给本人的必需生活资料以外,还有剩余可供剥削,于是人才被稍加重视,逐渐地不用来殉葬,而改为土俑和木俑。从孔子这句话来看,他是不明白这一历史情况的。他却认为先有俑殉,然后发展为人殉。”(《孟子译注》10页)按照杨先生的说法,俑殉实在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变革,它是用来代替人殉的,所以“始作俑者”就是对社会文明和进步有贡献的人,应含褒义,却因为孔子“不明白这一历史情况”而遭到痛斥,以致被约定俗成为一个“带头做坏事的人”的贬义成语。

这个传统旧义似有不少让人生疑之处。以孔子之博学,何以竟会不知之前有人殉的葬俗?《诗三百》传说就是孔子整理的,《秦风·黄鸟》中明明抒写了一幕秦穆公死后以车氏三子与177人集体殉葬的悲剧,孔子怎么也会“不明白”?秦穆公去世的公元前621年,距孔子生活的时代不足百年,何以就如此隔膜了?而晚于孔子的墨子在《节葬下》中却有“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的记载,何以早于墨子的孔子竟会“不明白”?这一段文字中确实有许多疑问难以解释,所以近来就出现了一些褒义或中性的用法,却又被指误用。其实这正是本义的回归,恢复了这个成语的本来面目,似不必再恪守原先并不正确的旧义,因为无论从词语引申的规律上着眼,还是就其原意说,“始作俑者”的感情色彩都不妨淡化些为好。

【结构分析】 名词性偏正结构,语义为三一切分的者字结构。


【词语始作俑者】  成语:始作俑者汉语词典:始作俑者

猜你喜欢

  • 三品料

    源见“立仗马”。喻尸位素餐者的俸禄。宋陆游《书叹》诗:“仗马自贪三品料,云鹏方驾九天风。”【词语三品料】   汉语大词典:三品料

  • 东郭足

    同“东郭履”。宋苏轼《谢人见和前篇》之一:“败履尚存东郭足,飞花又舞谪仙檐。”

  • 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见“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老舍《骆驼祥子》14:“我这才是头一回……~。”【词语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成语: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 洗心革面

    洗心,谓涤除内心邪恶;革面,谓改变旧日面目。《易经》上说,占卜用蓍草,它功能圆滑,变化神奇;卦的作用,方正有一定的形象;六爻千变万化,告知吉凶。圣人用以洗涤自己的意识,退藏于精密的天道中,与一般人共同

  • 弃?投笔

    源见“终军弃?”、“投笔从戎”。指胸怀大志,建功立业。明阮大铖《燕子笺.平胡》:“弃?投笔,甚惬胸怀;变更姓名,幸无知觉。”

  • 卢家七碗

    同“卢仝七碗茶”。明顾大典《青衫记.茶客访兴》:“石蜜霜华是何物?卢家七碗还堪吃。”

  • 问羊

    源见“叱石为羊”。喻寻访兄弟、友人。宋苏轼《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问羊他日到金华,应许相将游阆苑。”

  • 点晴

    绘画生动传神与否,眼睛最为重要,这是关键之笔。后多用为指作文点明要旨之处。《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晴。人问其故,答曰:‘

  • 河东性

    源见“河东狮子吼”。指妇女悍妒的性格。清陈鼎《邵飞飞传》:“淡淡春衫袅袅腰,菱花自对亦魂消。如何刚狠河东性,相见虽怜总不饶。”【词语河东性】   汉语大词典:河东性

  • 众望所归

    众人所钦仰的一个目标。《晋书》卷六十:“史臣曰:‘……于时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胤( ㄧㄣˋ yìn 印):后代,后嗣。望:仰望。攸:所。见“众望攸归”。邓贤《中国知青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