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西域传.吐谷浑》:“青海周回千余里,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马于其上,言得龙种。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用生?驹,能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聪焉。”青海马为吐谷浑放牧于青海的千里马。一说指汉武
源见“麒麟儿”。祝贺男子寿诞。明徐渭《寿徐山阴》诗:“石麟家梦习,玉矢祖弧县。”
畀,给予。谓丢给豺虎吃掉。表示对恶人深恶痛绝。周朝有个诗人作了一首痛恨谗人的诗,诗中称:那个造谣的坏东西,是谁替他出主意;抓住那个坏东西,扔给豺虎填肚皮。豺虎嫌臭不吃他,扔到北方不毛地。不毛地也不接受
《战国策.西周策》:“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后以“前功尽弃”谓事将成而失败,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主谓 以前的功绩或努力全部报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谓屈身事人。唐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宋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词语折腰】 汉语大词典:折腰
源见“陶潜柳”。借以咏隐士。晋陶潜曾为彭泽县令。宋 陈德武《西江月.咏雪三调》词之一:“瘦损穷彭泽柳,禁持杀傅岩梅。”
《文选》十晋潘岳《西征赋》:“长傲客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餐。”李善注引《汉武帝故事》曰:“帝即位,为微行。尝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逆旅翁要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遇客。妇谓
《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后用为戒酒之典。宋苏辙《元祐七年生日谢表》:“射周公吐哺之劳,服大禹恶酒之戒。”
同“一经传训”。宋 菊翁《朝中措.庆友人》词:“人羡一经教子,君今满屋皆书。”
《南史.羊侃传》:“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父人也。……太清二年,复为都官尚书。侯景反,攻陷历阳,帝问侃讨景之策,侃求以二千人急据采石,令邵王袭取寿春,使景进不得前,退失巢窟,乌合之众,自然瓦解。议者谓景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