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宝珠穿蚁

宝珠穿蚁

苏轼《祥符寺九曲观灯》诗王次公注引殷芸《小说》载:“有以九曲宝珠欲穿之而不得,问之孔子,孔子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焉。”

相传有人要在九曲宝珠中穿一条线,而不得法,就去问孔子,孔子教他把油脂涂在线上,这样就可使蚂蚁衔着线从宝珠的孔中通过了。

宋.苏轼《祥符寺九曲观灯》诗:“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连朝。”


【典源】 清·马驌《绎史》卷八引《冲波传》:“孔子去卫适陈,涂中见二女采桑。子曰:‘南枝窈窕北枝长。’答曰:‘夫子游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著来问我采桑娘。’夫子至陈,大夫发兵围之,令穿九曲珠,乃释其厄。夫子不能,使回、赐返问之。其家谬言女在外,以一瓜献二子。子贡曰:‘瓜,子在内也。’女乃出,语曰:‘用蜜涂珠,丝将系蚁,如不肯过,用烟熏之。’子依其言,乃能穿之。”

【今译】 传说孔子离开卫国到陈国去,途中遇见两个女子采桑。孔子随口说道:“南枝窈窕北枝长。”女子应道:“夫子游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归来问我采桑娘。”孔子到陈国以后,陈、蔡大夫发兵围困,并送去一颗九曲明珠让孔子穿线,穿不过则不解围。孔子不会,于是派颜回、子贡返回向采桑求教。采桑女说:“把蜜涂在珍珠外边,然后用线系一蚂蚁,使蚂蚁钻那弯曲的珠孔,若不肯钻,使用烟熏它。”孔子依言去做,果然穿珠成功。

【释义】 后以此典指遭到困厄,得以解脱; 或用以咏珠。

【典形】 宝珠穿蚁、九曲巡回、九曲珠、曲珠。

【示例】

〔宝珠穿蚁〕宋·苏轼《祥符寺九曲观灯》:“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连朝。”

〔九曲巡回〕 明·汤显祖《南柯梦记》:“九重深处殿巍巍,一线之间,九曲巡回。”

〔九曲珠〕 明·汤显祖《紫箫记》:“行云谩惹相思树,香泪还穿九曲珠。”

〔曲珠〕 宋·九山书会《张协状元》:“时日未至,曲珠无系蚁之能; 运限通时,直钩有取鱼之望。”


猜你喜欢

  • 令原之戚

    源见“鹡鸰在原”。指兄或弟去世。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序》:“绍定改元,适有令原之戚,闭门谢客,因追思,捉笔纪录,不觉盈轴,以‘游宦纪闻’题之。”偏正 谓兄弟去世的悲伤。语本《诗经·小雅·常棣》:“脊

  • 武昌见移

    源见“武昌柳”。指公物被盗。北周庾信《杨柳歌》:“武昌城下谁见移,官渡营前那可知?”

  • 贯虱车轮

    同“贯虱心”。清黄宗羲《明儒学案.蕺山学案》:“若于此处查考分明,如贯虱车轮,更无躲闪。”

  • 下山

    古诗《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后以“下山”借指妇女被丈夫遗弃。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唐女道鱼玄机,字惠兰,甚有才思。咸通中为李亿补阙执箕帚,后爱衰下山,隶咸宜观为女道士。”【词

  • 升金马

    源见“玉堂金马”。指升任朝官。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同日升金马,分宵直未央。”

  • 变本加厉

    南朝 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本意为比原来更加发展。后多形容情况比原来更加严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八回:“大约当日河工极险的时候,曾经有人提倡

  • 狗烹

    源见“烹狗藏弓”。喻杀戮功臣。明康海《中山狼》三折:“险些儿早狗烹锜釜,做不得脱颖囊锥,尚兀是曳尾泥涂。”清赵翼《题明太祖陵》诗:“燕啄皇孙传岂误,狗烹诸将乱终消。”【词语狗烹】   汉语大词典:狗烹

  • 博望乘槎

    源见“乘槎”。谓乘仙舟而去。《警世通言.乐小舍?生觅偶》:“借问子胥何在,博望乘槎仙去,知是几时还?”

  • 桓表

    即华表,古代亭传旁作为表识的高柱子。《汉书.酷吏传》唐代颜师古注:“如淳曰:‘旧亭传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有大板贯柱四出,名曰桓表。县所治夹两边各一桓。陈宋之俗言桓声如和,

  • 赠处

    《礼记.檀弓下》:“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颜渊〕谓子路曰:‘何以处我?’”处,对待。后以“赠处”为朋友分别时互赠勉励之言的典故。宋司马光《送李揆之推官序》:“古者朋友将别,必有言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