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左提右挈

左提右挈

挈(qiè切):提携。引申为扶持;支持。此典指互相支持。后以此典比喻互相扶持;也比喻父母照顾子女。秦朝末年,各地纷纷起义,原来六国后裔也相继扩充实力。有一次,赵王武臣派韩广西略燕地。韩广一到燕地,就被燕人拥立为燕王。赵王武臣很不满意,便和张耳、陈馀向北进攻燕国边界。赵王武臣外出时,被燕军捉住。燕国将领要求分得赵国领地一半,才归还赵王武臣。赵国派使者去燕国交涉,燕军就杀死使者,要求割地。张耳、陈馀忧虑这件事。有个炊事兵对他宿舍中的伙伴说:“我可以替赵国去燕国游说,与赵王同车回来。”伙伴们都嘲笑他说:“去了十多批使者,一去就死亡,你怎么能够救回赵王呢?”他就跑到燕国军营。燕将见到他,他问燕将道:“您知道我来干什么?”燕将说:“你想要回赵王吧”他又问道:“您知道张耳、陈馀是怎样的人吗?”燕将说:“贤能的人吧。”他接着问道:“您知道他们的意愿想要怎样吗?”燕将说:“想得到他们的赵王吧。”赵国的炊事员便笑道:“您不知道这两个人的意图。他们武臣、张耳、陈馀仗着马鞭子降服赵国几十座城,他们也是各自想要南面称王,难道想终身作卿相吗?作臣子与作君主难道可以相提并论吗?当时考虑到局势初定,不敢三分而王,权且按年纪大小先立武臣为王,以维系赵地人心。现在赵地百姓已经顺服,这张耳、陈馀两人也想三分赵地称王,只是时机尚未成熟而已。现在您囚禁了赵王,这两人名义上要求得赵王,实际上是想要燕国杀死他,他们两人就可平分赵地自立为王了。仅仅一个赵国还轻视燕国,更何况两位贤王互相支持来声讨杀害赵王的罪行,灭亡燕国就容易了。”燕将认为他说话是对的,便归还赵王武臣,炊事兵驾车与赵王武臣一同回归。

【出典】:

史记》卷89《张耳陈馀列传》2576、2577页:“有厮养卒(炊事兵)谢(告诉)其舍中曰:‘吾为公说燕,与赵王载归。’舍中皆笑曰:‘使者往十余辈,辄死,若何以能得王?’乃走燕壁(军营),燕将见之,问燕将曰:‘知臣何欲?’燕将曰:‘若欲得赵王耳。’曰:‘君知张耳、陈馀何如人也?’燕将曰:‘贤人也。’曰:‘知其将何欲?’曰:‘欲得其王耳。’赵养卒乃笑曰:‘知未知此两人所欲也。夫武臣、张耳、陈馀杖马箠(chuí垂,马鞭)下赵数十城,此亦各欲南面而王,岂欲为卿相终己邪?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顾其势初定,未敢参(sān三,通“三”)分而王,且以少长先立武臣为王,以持赵心。今赵地已服,此两人亦欲分赵而王,时未可耳。今君乃囚赵王。此两人名为求赵王,实欲燕杀之,此两人分赵自立。夫以一赵尚易(轻视)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灭燕易矣。’燕将以为然,乃归赵王,养卒为御(驾车)而归。”

【例句】: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 宋·苏轼《东坡续集·拟孙权答曹操书》:“仆之有张昭,正如备(刘备)之有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 宋·辛弃疾《议谏民兵守淮疏》:“况三镇之势,左提右挈,横连纵出,且战且守,以制其后。” 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报败》:“将勇兵强,华夷慑服;左挈右提,东征西伐。”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77回:“思与诸公左提右挈,宏济艰难,推诚以结邦交。”


并列 挈,提。①彼此相互扶持。语出《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灭燕易矣。”宋·辛弃疾《议谏民兵守淮疏》:“况三镇之势,~,横连纵出,且战且守,以制其后。”②形容从旁辅助。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之有张昭,正如备之有孔明,~,以就大事。”也作“左挈右提”。


【词语左提右挈】  成语:左提右挈汉语词典:左提右挈

猜你喜欢

  • 一枝堪寄

    同“一枝折寄”。宋 南山居士《永遇乐.梅赠客》词:“一枝堪寄,天涯远信,惆怅塞鸿难倩。这情怀、厌厌怎向,无人伴我孤零。”

  • 刘惔倾酿

    《世说新语.赏誉》:“刘尹云:‘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晋书.何充传》:“充能饮酒,雅为刘惔(音tán)所贵。惔每云:‘见次道饮,令人欲倾家酿。’言其能温克也。”温克,蕴藉自持能胜外物。东晋

  • 陶五柳

    源见“陶潜柳”。指陶潜。亦借指隐士。黄濬《十二月二十五日作》诗:“吾非戴九灵,亦非陶五柳。编诗署徂年,以此答我后。”

  • 挂瓢饮犊

    源见“许由瓢”、“许由洗耳”。指遁世隐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人人为巢 许,则至今洪水横流,并挂瓢饮犊之地,亦不可得矣。”

  • 乞麋

    参见:麋角鸽羽

  • 阳城惑

    《文选》卷十九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

  • 问安视寝

    同“问安视膳”。宋陈亮《廷对策》:“而问安视寝之馀,所以察词而观色,因此而得彼者,其端甚众,亦既得其机要而见诸施行矣。”见“问安视膳”。【词语问安视寝】  成语:问安视寝汉语大词典:问安视寝

  • 绛幄

    同“绛帐”。清郑燮《赠高邮傅明府并示王君廷?》诗:“颇有王生者,曾经绛幄延。”

  • 随侯珠

    同“隋侯珠”。宋叶適《陈同甫抱膝斋》诗之二:“莫作随侯珠,弹射坠埃?。”

  • 卖饼诉公羊

    《三国志.魏书.裴潜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严)干从破乱之后,更折节学问,特善《春秋公羊》。司隶钟繇不好《公羊》而好《左氏》,谓《左氏》为太官,而谓《公羊》为卖饼家,故数与干共辩析长短。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