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布鼓雷门

布鼓雷门

布鼓:用布蒙的鼓。雷门:古时会稽(今浙江绍兴)城门名。传说雷门上有大鼓,击之可声闻洛阳。汉代益州刺史王尊被任命为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东)王相。当时东平王凭仗着自己是皇帝至亲,骄横奢侈而不遵守法度,使前任的王傅和王相连续获罪而被撤职。王尊来到东平王府,致送诏书时,东平王傅正在给东平王讲《诗经·相鼠》这首诗。王尊毫不客气地说:“不要在雷门上敲布鼓了。”后以此为典,比喻不要在名家高手面前显示、卖弄本领。

【出典】:

汉书》卷76《王尊传》3229、3230页:“博士郑宽中使行风俗,举奏(王)尊治状,迁为东平相。是时,东平王以至亲骄奢不奉法度,傅相连坐。及尊祝事;奉玺书至庭中,王未及出受诏,尊持玺书归舍,食已乃还。致诏后,谒见王,太傅在前说《相鼠》之诗。尊曰:‘毋持布鼓过雷门!’王怒,起入后宫。”

【例句】:

唐·王勃《上武侍极启》:“涓波有托,望日谷以驰诚;钟鼓无施,伏雷门而假息。” 唐·刘禹锡《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词人羞布鼓,远客献貂檐。” 唐·李商隐《为举人献韩郎中琮启》:“捧爝火以干日御,动已光销;抢布鼓以诣雷门,忽然声寝。” 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雷门震惊手,待汝一援桴。” 宋·陈师道《敬酬智叔三赐之辱》:“险韵庾词费讨论,真持布鼓过雷门。” 元·吴昌龄《东坡梦》一折:“小官在吾兄跟前,念《满庭芳》一阙,却似持布鼓过雷门,岂不惭愧?”


其他 拿着布鼓过雷门,犹班门弄斧,比喻自不量力地在高手面前卖弄本领,贻笑大方。语本《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布鼓,以布为鼓,故无声。”李商隐《献韩郎中琮启》:“抱布鼓以诣雷门,忽然声寝。”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次张彦辅赏梅韵》:“酒酣耳热莫狂歌,~须缩手。”△贬义。多用于没本事又卖弄而遭笑方面。


【典源】《汉书·王尊传》:“致诏后,谒见王,太傅在前说《相鼠》之诗。尊曰:‘毋持布鼓过雷门!’王怒,起入后宫。”

【今译】 汉代王尊被任为东平王相,致送诏书后,谒见东平王,当时太傅正在前为王讲《相鼠》一诗,王尊说:“不要持布鼓过雷门! ”雷门为会稽城门,上面有大鼓,据说击此鼓,洛阳都可以听到,布鼓指用布做的鼓,敲起来没有声音。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在高手面前显弄技能。

【典形】 布鼓、布鼓雷门、雷门、雷门震惊手。

【示例】

〔布鼓〕 唐·刘禹锡《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词人羞布鼓,远客献貂襜 。”

〔布鼓雷门〕 宋·陈师道《敬酬智叔三赐之辱》之二:“险韵庾词费讨论,真持布鼓过雷门。”

〔雷门〕 唐·王勃《上武侍极启》:“涓波有托,望日谷以驰诚; 钟鼓无施,伏雷门而假息。”

〔雷门震惊手〕 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雷门震惊手,待汝一援桴。”


【词语布鼓雷门】  成语:布鼓雷门汉语词典:布鼓雷门

猜你喜欢

  • 汉文却马

    《汉书.贾捐之传》:“(汉孝文皇帝)时有献千里马者,诏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于是还马。”又见《太平御览》卷八九四“兽部.马二”引《汉书》。史称

  • 取水煎茶

    五代.五定保《唐摭言》卷十二:“郑光业及第之岁,策试,夜有一同人突入试铺,为吴语,谓光业曰:‘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光业为辍半铺之地。其人复曰:‘必先,必先谘取一杓水。’光业为取。其人再曰:‘便干托

  • 寒衣处处催刀尺

    寒衣:过冬的衣服。刀尺:剪刀和尺。剪裁的工具。引申为裁制衣裳。 意谓人们迫切的赶制寒衣。语出唐.杜甫《秋兴》:“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明.冯梦龙《精忠旗.银瓶绣袍》:“寒衣处处催刀尺,绣

  • 妒痴

    《旧唐书.李益传》:“李益,肃宗朝宰相揆之族子。登进士第,长为歌诗。……然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注:同谈)闻于时,故时谓妬痴为‘李益疾’。”唐.李益多猜忌,防范妻妾

  • 洛阳田

    《北史.许洛阳传》载:后魏许洛阳官拜雁门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后以“洛阳田”指良田。元无名氏《货郎旦》一折:“你便有洛阳田平阳果,钞广银多,有时节点了庄科,准了绫罗,铜

  • 清洛荐尧书

    《尚书中候》:“尧沉璧于雒,玄龟负书出,背甲赤文成字。”(据《艺文类聚》卷九十九引)传说帝尧将玉璧沉入雒水中,有玄龟负书出水。后遂用为颂赞时世圣明之典。唐.李群玉《龟》诗:“他时清洛汭,会荐帝尧书。”

  • 水仙上鲤鱼

    同“水客骑鲤”。唐李商隐《板桥晓别》诗:“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 清泾浊渭

    周代《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止,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泾与渭均为水名,在今陕西省。泾水清,妇以自比其操守之洁;渭水浊,以比夫君以浊乱之事诬蔑于妻。上面截录的是本诗第三章的前四句。第三章

  • 清流投浊流

    《新五代史.李振传》载:唐末李振“尝举进士,咸通(唐懿宗年号八六〇-八七四年)、乾符(唐僖宗年号,八七四八七九年)中,连不中,尤愤唐公卿。及裴枢等七人赐死白马驿(天祐二年,九〇五年,朱全忠聚裴枢等朝士

  • 伏青蒲

    《汉书.史丹传》:“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适长立……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