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蜗牛庐”。唐李商隐《自喜》诗:“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词语蜗牛舍】 汉语大词典:蜗牛舍
同“沐猴而冠”。宋林希逸《代毛颖谢表》:“志虽酬于脱颖,嘲莫解于沐冠。”梁启超《论自尊》:“夫沐冠而喜者,戏猴之态也。”【词语沐冠】 汉语大词典:沐冠
是古时庶人的服装,因此用来代称平民,犹言“匹夫”。《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间巷之黔首。”《盐铁论》:“古者庶人耄老而后衣丝,其余则仅麻枲,故曰布衣。”诸葛亮在其 《出师表》中说: “臣本
祐:帮助。 从上天降下的祐助,吉祥而无所不利。 表示行事无比顺利。语出《易.大有》:“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唐.魏征《第四疏》:“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哉!故自
《列子.汤问》:“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昌卧织机下,目承牵挺,二年后,锥指眥亦不瞬。飞卫又教他学视小如大。昌以牛毛悬虱于窗,望之三年,如车轮焉,挽弓射之,“贯虱
源见“钩距”。谓从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南朝 陈徐陵《晋陵太守王厉德政碑》:“五鸡二彘,勤恤有方;问羊知马,钩距兼设。”并列 比喻从比较中得以明白事实的真相。语本《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没欲
《汉书.周勃传》:“勃从高祖,封绛侯,免相就国。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勃自畏恐诛,令家人持兵以见。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
尘:佛教把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称六尘。 染:沾染。 原意是指修行学道达到真性清净的很高境界,对外界世俗灰尘一点都不会沾染。 路振扬(?-173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出身士卒,被提拔为
同“床前牛蚁”。宋苏轼《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病客巧闻床下蚁,痴人强觑棘端猴。”
颐:面颊。解颐:欢笑。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匡衡父辈世代务农,到了匡衡这一代才读书好学。家境贫寒,匡衡为人干农活来补贴家用,精力特别充沛。当时文士们都这样称赞匡衡:“当没人能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