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华亭鹤唳”。喻指思乡之梦。宋刘筠《鹤》诗:“碧树阴浓釦砌平,华亭归梦晓频惊。”
源见“总角”。古代儿童束发为两结,妆如两角,称“角丱”,故以借指童年。明汤显祖《大司马新城王公祖德赋》:“高文以就,角丱而起。”【词语角丱】 汉语大词典:角丱
同“英雄入彀”。明 叶显祖《鸾鎞记.廷献》:“圣主掌贤日,英才入彀时。”
源见“孟宗泣笋”。用称纯孝感天。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温席扇枕,承颜悦膝,冻浦鱼惊,寒林笋出。”【词语寒林笋出】 成语:寒林笋出汉语大词典:寒林笋出
源见“含沙射影”。比喻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青天大白日,横注射工矢。”
《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列子》中所写的华胥国,是一个老庄思想无为而治、混沌初开的幻境,后用为梦境的代称。宋.范成大《不寐》诗:“人生原是华胥客,休向迷途更著鞭。”《警
同“鼎折覆?”。汉荀悦《申鉴.时事》:“小能其职,以极登于大,故下位竞大,桡其任以坠于下,故上位慎其鼎覆刑焉,何惮于降。”【词语鼎覆】 汉语大词典:鼎覆
同“登瀛洲”。明高启《感旧训宋军咨见寄》诗:“大欲干万乘,献策登蓬 瀛。”【词语登蓬瀛】 汉语大词典:登蓬瀛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排调》:“谢公(谢安,字安石)在东山(指会稽东山,地在今浙江上虞县西南),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桓温)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
源见“卧游”。借指欣赏山水画代替游览之人。清查慎行《金陵杂咏》之十八:“卧游宗炳已伤神,画社秦淮点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