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泛梗”。《北齐书.颜之推传》:“嗟飞蓬之日永,恨流梗之无还。”【词语流梗】 汉语大词典:流梗
源见“江淹才尽”。指文思枯竭之人。清袁枚《谢奇丽川方伯赐裘书》:“窃思枚自辞官养母之后,荷花蕙带,四十余年,当时之袨服宫袍,都变作质钱帖子。虽有一二犬羊之鞟,亦似才尽江淹,一毛难拔。”【词语才尽江淹】
源见“谢公屐”。谓爱好游山临水。唐雍陶《送徐使君赴岳州》诗:“巴陵山水郡,应称谢公游。”
源见“膻行”。比喻趋附美色。《醒世姻缘传》五六回:“无千大万的丑老婆队里,突有一个妖娆佳丽的女娘在内,引惹的那人就似蚁羊一般。”【词语蚁羊】 汉语大词典:蚁羊
同“巧言如簧”。唐白居易《天可度》诗:“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危言巧似簧?”
同“贫无置锥”。明归有光《长兴县编审告示》:“乃又议将所谓豪民者优假之,而使单丁只户贫无立锥者,执絷箠楚而代之役,是诚非迂愚之所晓也。”述补 锥,锥子。穷得连插个锥子的地方都没有。语本《庄子·盗跖》:
源见“破镜重圆”。喻指夫妻重逢。明单本《蕉帕记.相逢》:“喜麻姑此日飞符,使乐昌今朝完镜。”【词语完镜】 汉语大词典:完镜
源见“榆枋之见”。即斑鸠。比喻小人。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不意鷽鸠伎俩,决飞只枪榆枋,白发青衫,竟作道旁苦李。”【词语鷽鸠】 汉语大词典:鷽鸠
同“黄石公”。明陈子龙《城西园访史道邻中丞不值》诗:“传书黄石尝晨出,校猎蓝田每夜归。”
《战国策.燕策二》:“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注:即革囊,此指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囊中)而浮之江。”《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乃自刭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