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折五鹿角

折五鹿角

源见“五鹿角折”。形容人多才雄辩,所向无敌。清 黄师琼《题谢侍御军中学易图》诗:“折五鹿角敢言事,龙荒漠漠来从戎。”


【典源】《汉书·朱云传》:“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 召入, 摄(zi) 登堂, 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繇是为博士。”

【今译】 汉元帝时,少府五鹿充宗受到宠信,他精通梁丘氏的《易经》之说。宣帝当时就喜欢梁丘氏的《易》学,至元帝更是爱好,他想探讨各家《易》 说的异同,让五鹿充宗与各《易》家学派论辩。五鹿充宗既显贵又能言善辩,各家儒生莫能与之抗衡,都称病不敢来论战。有人推荐朱云,即召入,朱云撩衣登堂,昂首发问,声音洪亮。开始论辩后,连续驳倒五鹿充宗。儒生们为之传语:“五鹿犄角大又长,朱云把它折断了。”由此朱云当了博士。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辩论问难,使别人折服; 或形容人有辩才。

【典形】 五鹿何能酬、五鹿角、岳鹿折、折角、折群儒角、折五鹿、折五鹿角。

【示例】

〔五鹿何能酬〕 唐·卢照邻《咏史》之四:“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五鹿角〕 清·黄遵宪《感怀》:“戴凭席互争,五鹿角屡折。”

〔岳鹿折〕 清·张英《赠螺浮黄门》:“岳鹿折来真有胆,山龙补处自无痕。”

〔折角〕 清·黄景仁《送容甫归里》:“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

〔折群儒角〕 清·汤右曾《上玉峰徐公》:“六经屡折群儒角,九服齐扶大雅轮。”

〔折五鹿〕 清·王涛《赠唐魏公》:“雄辩惊四筵,高谈折五鹿。”

〔折五鹿角〕 清·黄师琼《题谢侍御军中学易图》:“折五鹿角敢言事,龙荒漠漠来从戎。”


猜你喜欢

  • 旷日弥久

    又作“旷日持久”。旷:荒废;耽误。弥:长久。指时间长久。宣统时,邮传部上奏说:中国领土面积宽广长大,边疆地区遥远,必须有直的、横的通达东、南、西、北四境的各大干线铁路,才足可以行使国家政治权力而掌握重

  • 神胶黏

    源见“续弦胶”。喻使中断的事物得以延续。清唐孙华《恕堂再次前韵见赠》:“杜诗韩笔见仿佛,凤髓已得神胶黏。”

  • 歼良歌黄鸟

    源见“秦穆杀三良”。痛斥暴君,哀悼被残害的贤良。柳亚子《赠王若飞夫人》诗:“歼良谁赎歌《黄鸟》,家祭无忘告赤旗。”

  • 洛下铜驼

    源见“荆棘铜驼”。表示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宋 陈人杰《沁园春.南金又赋无愁》词:“洛下铜驼,昭陵石马,物不自愁人替愁。”

  • 浊流

    源见“白马清流”。喻品格卑污或出身下贱之人。清侯方域《朋党论下》:“选取冗滥,罢天下科举以示海内无遗材;投之黄河恶其清流,而使为浊流者,李林甫、朱温之奸是也。”康有为《大同书》丙部:“若夫优倡、皂隶并

  • 泽及枯骨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周文王使人掘地,得死人骸。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今我非其主邪?’遂令吏以衣棺葬之。天下闻之,曰:‘文王贤矣,泽及髊骨(髊,音

  • 梦入华胥

    源见“华胥梦”。谓进入平安理想境地。宋王庭珪《初至行在》诗:“老随丹诏身犹健,梦入华胥眼尚生。”也指进入甜美的梦境。宋刘克庄《晚意》诗:“梦入华胥国土来,咍㘆不省夜何其。”

  • 山呼

    同“山呼万岁”。元关汉卿《玉镜台》四折:“山呼,共谢得当今主。”【词语山呼】   汉语大词典:山呼

  • 宋鸡谈

    源见“谈鸡”。泛称玄妙之谈。清袁枚《名言》诗:“名言谁与宋鸡谈,海上仙山可筑龛。”

  • 钻穴逾墙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以“钻穴逾墙”指偷情、私奔、偷窃等行为。金王若虚《五经辨惑二》:“予谓女之奔人,直淫佚耳,亦钻穴逾墙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