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折天柱

折天柱

源见“共工触柱”。喻指发生灾难。唐皮日休《太湖诗.游毛公坛》:“唯愁绝地脉,又恐折天柱。”


猜你喜欢

  • 百二秦封

    同“百二山河”。秦封,指秦始皇巡游各地时给予山川等的封号。借指秦地山川。元王逢《秋感》诗之四:“东南吴会三江入,百二秦封六国归。”

  • 卧理

    同“卧治”。《南史.刘善明传》:“淮南近畿,国之形胜,非亲贤不居,卿与我卧理之。”【词语卧理】   汉语大词典:卧理

  • 上炙发绕

    《韩非子.内储说下》:“文公(晋文公,重耳)之时,宰臣上炙而发绕之,文公召宰人而谯(谯,谴责。《艺文类聚》引作诮)之曰:‘女(汝)欲寡人之哽邪?奚为以发绕炙?’宰人顿首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援砺砥刀

  • 涣解

    源见“涣然冰释”。犹冰释。章炳麟《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近世作者,高邮王氏实为大师,其后诸儒,渐多皮傅。观其甚者,虽似涣解,方更诘?,宜有所杀止矣。”【词语涣解】   汉语大词典:涣解

  • 游子线

    源见“寸草春晖”。比喻母爱。明何景明《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老莱衣。”

  • 浯溪笔

    源见“浯溪石”。又唐元结《大唐中兴颂》碑由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后以“浯溪笔”称书歌功文章之笔。清黄遵宪《感怀》诗:“且濡浯溪笔,看取穹碑镌。”【词语浯溪笔】   汉语大词典:浯溪笔

  • 折戴凭

    源见“谈经夺席”。称誉学养识见高妙。清唐孙华《寿座主讲学仇先生二十六韵》:“说《易》排王弼,谈经折戴凭。”

  • 赫怒

    源见“赫斯”。谓盛怒。汉王粲《从军》诗之一:“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词语赫怒】   汉语大词典:赫怒

  • 夷甫诸人

    《晋书.桓温传》载:温自江陵北伐,“过淮 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晋王衍字夷甫,兴清谈之风,不理政务,导致邦家沦丧。后以“

  • 宰肉公

    同“宰肉夫”。清赵翼《观家人醃菜戏成四十韵》:“尚愧遗羹远,聊矜宰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