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折臂三公

折臂三公

世说新语.术解》:“人有相(此指旧时风鉴先生观察地脉风水)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累官至尚书右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父墓后应出受命君(受天之命而为君,这是古代君权神授的唯心主义神权论思想)。祜恶其言,遂掘墓后,以坏其势。相者立视之,曰:‘犹应出折臂三公。’俄而祜坠马折臂,位果至公。”事又见《晋书.羊祜传》。

晋朝时候,有一个看风水的先生,相看了羊祜父亲的坟墓后面,说后代有人可能要当皇帝了。羊祜十分讨厌这种说法,便掘开墓后,以破坏地势。相者又说,受命为君虽然不成了,但还是能出“折臂三公”的啊!

“折臂三公”的故事,宣扬唯心主义宿命论思想。把羊祜“折臂”、“至公”、“无后”这些事追寻原因归结于刨断墓后的风水是荒谬的。显然相者之说是出自后人的附会。羊祜坠马折臂,后位至公,故有“折臂三公”之称。”

后因以“折臂三公”用为大官坠马的典故。

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典源】《世说新语·术解》:“人有相羊祜父墓,后应出受命君。祜恶其言,遂掘断墓后,以坏其势。相者立视之曰:‘犹应出折臂三公。’俄而祜坠马折臂,位果至公。”注引《幽明录》曰:‘羊时为襄阳都督,因盘马落地,遂折臂。于时士林咸叹其忠诚。”《晋书·羊祜传》亦载,文有不同。

【今译】 晋代羊祜为襄阳都督,有相者相羊祜父亲之墓,说后世将出帝王。羊祜很厌恶这个预言,于是掘断墓后,来破坏这个风水。相者又看了说:“这样还可以出折臂的三公。”后来羊祜骑马坠地,摔折胳膊,官位果至三公。当时士人都感叹他的忠诚。

【释义】 后以此典称人坠马、伤臂等。

【典形】 全折到三公、三公臂折、折臂三公、坠折无完肱。

【示例】

〔全折到三公〕 清·汪洋度 《臂痛》:“乍可偏枯犹半士,谁堪全折到三公。”

〔三公臂折〕 清·赵执信《坠马》之二:“学士瓦全真觉幸,三公臂折转忧迟。”

〔折臂三公〕 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见示坠马长句》:“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坠折无完肱〕 宋·王令《春梦》:“羊祜许国㔉墓破, 反得坠折无完肱。”


【词语折臂三公】  成语:折臂三公汉语词典:折臂三公

猜你喜欢

  • 鵷行

    同“鸳行”。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凤阙分班立,鵷行竦剑趋。”【词语鵷行】   汉语大词典:鵷行

  • 孟母迁邻

    同“孟母择邻”。唐李峤《宅》诗:“孟母迁邻罢,将军辞第初。”

  • 叩牛歌

    同“饭牛歌”。元陈孚《出门别亲友》诗:“岂无叩牛歌,亦有扪虱谈。”

  • 玉尺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后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荀试以较己所治钟鼓金石丝竹,皆觉短一黍,于是服阮神识。”后因以“玉尺”借指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唐李白《上清宝鼎诗》

  • 邹鲁

    《庄子.天地》:“其在《诗》、《书》、《礼》、《乐》者,邹 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邹

  • 拥肿材

    源见“樗栎”。指劣材,无用之材。唐刘禹锡《洛中酬福建陆判官见赠》诗:“潦倒声名拥肿材,一生多故苦邅回。”

  • 凤凰集

    参见:蓂荚生

  • 不追既往

    见“既往不咎”。清·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果如李大臣所谕,已来者尽数呈缴,未来者断绝不来,是能悔罪畏刑,尚可~。”【词语不追既往】  成语:不追既往汉语大词典:不追既往

  • 汲冢刊谬

    参见:汲冢详蠹

  • 折翼三公

    源见“天门八翼”。指经常自警的高官。明 吾丘瑞《运甓记.折翼着梦》:“倘果得折翼三公,也图着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