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掌上舞

掌上舞

汉.伶玄《赵飞燕外传》:“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引文同。

又《太平御览》卷五七四“乐部”“舞”引《汉书》:“赵飞燕体轻,能掌上舞。”

《白孔六贴》卷六一‘舞’‘杂舞’亦载。

南史.羊侃传》:“舞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舞(按:《梁书》作‘掌中舞’)。”

后因以“掌上舞”用为女子体态轻盈的典故。唐.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纤细掌中轻。”后句即暗用赵飞燕“掌上舞”事。唐.罗虬《比红儿诗》:“轻小休夸似燕身,生来占断紫宫春。汉王若遇红儿貌,掌上无因著别人。”(《香艳丛书》第三集)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五七四引《汉书》曰:“赵飞燕体轻,能掌上舞。”唐·李冗《独异志》:“汉成帝赵飞燕身轻,能为掌上舞。”《南史·羊侃传》:“(羊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儛(wu)人张净婉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儛。”《梁书·羊侃传》亦载。

【今译】 据说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身体轻灵,能在人手掌上跳舞。南朝梁时大臣羊侃家有舞女张净婉,腰围只有一尺六寸,人们都说她能作掌上舞。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女子舞态轻盈; 也用以形容柔细轻灵之物。

【典形】 飞燕轻、皇后舞、净婉腰、纤腰掌上、轻身舞、上掌、掌上承恩、掌上人、掌上温柔、掌舞、掌中轻、掌中舞、赵后身轻、赵轻体、掌上轻、轻于赵皇后、飞燕掌中娇、掌中无力、掌中飞燕、君王掌上、静婉舞、飞燕体、掌中行、掌上怜、转纤腰、羊家通体腰。

【示例】

〔飞燕轻〕 元·萨都拉《题明皇击敔图》:“阿环起学飞燕轻,笑唤三郎作供奉。”

〔皇后舞〕 唐·李商隐《越燕》之一:“为矜皇后舞,犹著羽人衣。”

〔净婉腰〕 五代·牛峤《柳枝》:“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羊家净婉腰。”

〔纤腰掌上〕 南朝陈·江总《怨诗》:“团扇箧中言不分,纤腰掌上讵胜愁。”

〔轻身舞〕 唐·李白 《阳春歌》:“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上掌〕 唐·李商隐《拟意》:“上掌真何有? 倾城岂自由。”

〔掌上承恩〕 宋·黄升《清平乐·宫词》:“当时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

〔掌上人〕 清·钱谦益《为陈伯玑题浣花君》之三:“生来形影镇相亲,画里春风掌上人。”

〔掌上温柔〕 明·杨慎《折桂令·寄简绍芳》:“掌上温柔,怀里风流。笑吟罢韩偓香奁,醉题在杜牧青楼。”

〔掌舞〕 明·杨慎《醉蓬莱·代寿黔国上公》:“青鸟喉歌,红鸾掌舞,仙音缭绕。”

〔掌中轻〕 唐·张南容《静女歌》:“为照齐王门下丑,何如汉帝掌中轻。”

〔掌中舞〕 唐·武平一 《妾薄命》:“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赵轻体〕 晋·潘岳《西征赋》:“卫鬓发以光, 赵轻体之纤丽。”


【词语掌上舞】   汉语词典:掌上舞

猜你喜欢

  • 逢杨意

    源见“狗监揄扬”。谓得到他人举荐。唐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昔岁逢杨意,观光贵楚材。”

  • 己亥讹

    源见“鲁鱼亥豕”。指书籍传抄或刊刻而产生的文字错误。清 黄鷟来《下龟山》诗:“丰碑尚纪庚辰绩,文学还疑己亥讹。”

  • 添筹

    同“添海屋筹”。清赵翼《己巳元旦》诗:“添筹且喜增年岁,鼓缶惟当乐夕晨。”【词语添筹】   汉语大词典:添筹

  • 土偶

    同“土偶桃梗”。宋陈师道《晚立》诗:“未休嗤土偶,已复逐飘蓬。”【词语土偶】   汉语大词典:土偶

  • 赋骊驹

    同“歌骊驹”。明 汤式《一枝花.客中奇遇寄情》套曲:“实承望效鸳鸯百岁和同,不提防赋《骊驹》两字西东。”

  • 鹊渡银河

    源见“乌鹊填桥”。喻指夫妻相聚。明无名氏《鸣凤记.桑林奇遇》:“我不为着春山憔悴思张敞,不为着鹊渡银河朗。”亦用以形容七夕风情。明谢谠《四喜记.巧夕宫筵》:“时当七夕,鹊渡银河。天上人间,良宵第一。”

  • 章甫缝掖

    《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逢,通“缝”。章甫,商代的一种冠,后用以称儒者之冠。缝掖,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后遂以“章甫缝掖”指儒者或儒家学说。明高启《送吕山人入道序

  • 卖药都市

    同“韩康卖药”。元揭傒斯《大驾既幸上都》诗:“卖药都市中,疑是韩伯休。”

  • 案举相当

    源见“举案齐眉”。谓夫妻相敬相爱。明阮大铖《燕子笺.授画》:“朝回案举相当,休因庭桂动凄凉。”

  • 玉斧

    源见“玉斧修月”。指仙斧,神斧。常用以咏月。宋侯寘《玉楼春.次中秋闰月表舅晁仲如韵》词:“未劳玉斧整蟾宫,又见冰轮浮桂影。”亦用以喻修整乾坤的本领。宋李曾伯《水调歌头.再赋》词:“我袖有玉斧,当为整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