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榜同党,攻击异己,犹“党同伐异”。《世说新语.轻诋》:“谢镇西与书殷扬州,为真长求会稽。殷答曰:‘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常谓使君降阶为甚,乃复为之驱驰邪?’”并列 偏袒同派,排斥异己。南朝宋·刘义
怨:埋怨。尤:归咎。 既不怨天,也不责人。 形容对不如意事能安之若素。语出《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清.包世臣《答刘芙初书》:“或又以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为劝,此尤非知仆者也。
见“泾渭分明”。清·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学篇》26:“泾涸渭涨,则‘~’。”【词语泾清渭浊】 成语:泾清渭浊汉语大词典:泾清渭浊
同“屠门大嚼”。唐韩愈《崔十六少府以诗见投因酬三十韵》:“肯效屠门嚼,久嫌弋者篡。”【词语屠门嚼】 汉语大词典:屠门嚼
砭( ㄅㄧㄢ biān 边):古代用石针扎人体穴位治病。鍼:即“针”字。用石块磨制成尖石,称为石针,是我国石器时代应用的一种最古老的医疗器具。《南史.王僧孺传》:“侍郎全元起欲注《素问》,访以砭石
同“北斗以南一人”。宋陈与义《留别心老》诗:“人物北斗南,佛事东院西。”
《太平御览》卷九二三引《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撰):“晋司空桓豁在荆〔州〕,有参军五月五日剪鸜鹆舌(按:剪字原在五月五日前,此据他书引文改正),教令学语,遂无所不名。顾参军善弹琵琶,鸜鹆每立听移时,
源见“曳尾泥涂”。比喻甘于贫贱而全身者。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兀兀拖肠鼠,悠悠曳尾龟。”【词语曳尾龟】 汉语大词典
源见“老莱娱亲”。在堂上着彩衣作儿戏以娱亲。谓孝事父母。宋郭应祥《鹧鸪天.梦符置酒于野堂》词:“方怀旧友归鸿阁,忽枉高轩戏彩堂。”
源见“鹡鸰在原”。指兄或弟去世。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序》:“绍定改元,适有令原之戚,闭门谢客,因追思,捉笔纪录,不觉盈轴,以‘游宦纪闻’题之。”偏正 谓兄弟去世的悲伤。语本《诗经·小雅·常棣》:“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