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击贼笏”。借指正气凛然。明无名氏《鸣凤记.夫妇死节》:“一言犯威,五刑殉裂;关脑比心,严颜嵇血;朱槛段笏,张齿颜舌。”【词语段笏】 汉语大词典:段笏
见“苛政猛于虎”。《民国通俗演义》59回:“袁(世凯)乃纵容粤吏……~,同恶相济。”【词语苛政猛虎】 成语:苛政猛虎汉语大词典:苛政猛虎
《诗.周颂.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毛传:“文母,大姒也。”郑玄笺:“文德之母。”后以“文母”称颂后妃。《后汉书.邓骘传》:“伏惟和熹皇后圣善之德,为汉文母。”宋苏轼《上清储祥宫碑》:“允哲文母
《孟子.离娄下》:“逄萌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相传古代逄萌拜羿为师,学习射箭神技。等他把羿的本领学到手后,心思天下只有羿的射技比自己强,于是便用木棍击杀了羿。后因以“逄萌杀
同“金门大隐”。宋黄庭坚《赠无咎八音歌》:“金马避世客,谈谐玩汉朝。”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衍)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后以“麈尾清谈”指高雅谈论,多为空谈哲理。宋陆游《南堂杂兴》诗之四:“未忘麈尾清谈兴,常读蝇头细字书
源见“蛮触交争”。喻为小事争斗。宋岳珂《昼闲》诗:“隐几逌然笑,何人战触 蛮?”
见“不抗不卑”条。
源见“看杀卫玠”。借指观看美男子。唐李峤《市》诗:“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括,箭的末端。后因以“羽括”比喻锻炼,磨砺。《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