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改步改玉

改步改玉

左传.定公五年》:“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与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中国古代祭祀悼亡时,祭者与尸体之间的距离有严格的规定,君近,大夫次之,士最远。尸身入敛时,要放上玉石作为随葬品。此即所谓“步”、“玉”。鲁国昭公出走后,季平子曾代行君事,能佩玙、璠祭祀。鲁定公立为国君后,季平子恢复臣位,故死后便不应行君步,也不应以玙、璠做随葬品。“改步改玉”后来常比喻随情况的不同而改变做法。

南史.高帝纪》:“策曰:朕闻畴庸表德,前王盛典,崇树侯伯,有国攸同。所以文命成功,玄圭显锡,姬旦宣哲,曲阜启藩。或改玉以弘风,或胙土以宣化,礼绝常班,宠冠群辟。”


并列 步,步履。玉,指佩玉。随步履快慢的改变而改变玉饰。封建制度时指死者的身份若有改变,其葬礼也应变更。原指改变步履,更改佩玉,使符合臣制。后指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左传·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杜预注:“昭公之出,季孙行君事,佩玙璠祭宗庙。今定公位,复臣位,改君步,则亦当去玙璠。”△用于变更。也作“改玉改步”、“改玉改行”。


【词语改步改玉】  成语:改步改玉汉语词典:改步改玉

猜你喜欢

  • 扫门魏勃

    源见“相门洒扫”。借指求谒权贵的人。清袁枚《枚方以诗呈中丞而中丞赠诗适至如数奉答即以留别》之四:“扫门魏勃从今远,识曲钟期自古稀。”

  • 不世之功

    希世罕有的功绩。不世:不是世所常有。《后汉书.隗嚣传》:“足下将建伊、吕之业,弘不世之功。”李贤注:“不世者,言非代之所常有也。”《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书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

  • 上方舄

    源见“王乔凫舄”。指尚方赐给郎官的鞋子。宋苏轼《次韵王巩南迁初归》诗之一:“愿为尚书郎,还赐上方舄。”

  • 青词宰相

    青词:又称“绿章”。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天神的奏章祝文。因用朱笔写于青藤纸上,故名。一般为骈俪体。明代道教盛行,词臣争以青词邀宠。特别是明世宗迷信斋醮,嘉靖中叶后更是专事焚修,词臣相率供奉青词,写得好的

  • 乌龙

    晋 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九载:传说会稽张然滞役在外,妻与奴通奸。后假归,妻与奴密谋杀害然。然养一犬,名曰乌龙,常相随。乌龙见主人遇危,猛扑奴,断其阴。奴倒地,被然杀死,妻子亦被送县法办。后以“乌龙”美

  • 落溷沾泥

    源见“茵溷”。喻指沦为卑贱。多指女子堕落风尘。明顾大典《青衫记.裴兴还衫》:“争奈我娘行不解人深意,强逼我落溷沾泥,做墙外枝。”

  • 离魂女

    同“离魂倩女”。明汤显祖《还魂记.急难》:“俺满意儿待驷马过门,和你离魂女同归气高。”【词语离魂女】   汉语大词典:离魂女

  • 结草之报

    同“结草以报”。《北史.王慧龙传》:“庶其魂而有知,犹希结草之报。”

  • 季布折公卿

    《史记.季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

  • 长铗归来乎

    铗( ㄐㄧㄚ jiā ):剑把。这里指剑。 长剑呵,我们还是回去吧! 形容羁旅失意的愁闷心情。语出《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居有顷,倚柱弹其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