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时习

时习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因以“时习”谓经常温习。唐白居易《省试性习相远近赋》:“是以君子稽古于时习之初,辩惑于成性之所。”


【词语时习】   汉语词典:时习

猜你喜欢

  • 射涛

    同“射潮”。金麻革《上云内帅贾君》诗:“日出戈挥景,江翻弩射涛。”【词语射涛】   汉语大词典:射涛

  • 酌蠡水

    源见“管窥蠡测”。比喻取其很少一点。宋李清照《词论》:“真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

  • 木榻跪穿

    同“木榻坐穿”。清 吴启元《广宁望医巫闾山雪》诗:“木榻跪穿心久定,黄金锄去眼谁看。”

  • 西笑长安

    同“西笑”。清 叶申芗《浪淘沙.丙申夏仲去浙有怀石敦夫》词:“浙水滇云徒潦到,西笑长安。”

  • 谢傅东山

    源见“东山再起”。指谢安退隐东山。明屠隆《綵毫记.夫妻玩赏》:“谢傅 东山雅自期,白云明月是心知。”

  • 王猷竹林

    源见“子猷惜此君”。指高洁之士的清雅居处。清朱彝尊《哭王处士》诗之四:“王猷竹林在,旧径不堪过。”

  • 季札辨

    同“季札聆音”。唐元稹《立部伎》诗:“惉滞难令季札辨,迟回但恐文侯卧。”

  • 三十而立

    指人到三十岁正是立业之年,应当有所建树。孔子在谈到自己一生成长过程时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下学习的志愿,三十岁时学业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知道事物的道理而不感到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事情所以然的道理而穷道达变

  • 观国宾

    《周易.观卦》:“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唐.孔颖达疏:“最近至尊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者,居在亲近,而得其位,明习国之礼仪,故曰利用宾于王庭也。”观国宾,即从“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而来。所谓

  • 徐偃

    《尸子》卷下:“徐偃王有筋而无骨。”《荀子.非相》:“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杨倞注:“徐,国名。僭称王。其状偃仰而不能俯,故谓之偃王。”后用以形容书法柔弱不挺之状。《晋书.王羲之传论》:“子云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