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祖纳传》:“时梅陶及钟雅数说馀事,纳辄困之。因曰:‘君汝 颍之士,利如锥;我幽 冀之士,钝如槌。持我钝槌,捶君利锥,皆当摧矣。’陶、雅并称‘有神锥,不可得槌’。纳曰:‘假有神锥,必有神槌。’雅
《新唐书.苏颋传》:“颋字廷硕,弱敏悟,一览至千言,辄复诵。……玄宗平内难,书诏填委(纷集),独颋在太极后阁,口所占(口授)授,功(工,事)状(情状)百绪,轻重无所差。书史白曰:‘丐(乞求)公徐之,不
源见“卧治”。谓为官一方,政事清简,无为而治。宋苏辙《次韵张君病起》:“去卧淮阳从病守,功名他日许君期。”
《文选》卷四十、三国魏.阮嗣宗(籍)《诣蒋公》奏记云:“子夏处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唐.李善注引《吕氏春秋》:“白圭曰:‘魏文侯师子夏。’”引李奇《汉书注》曰:“拥彗,为恭也,如今卒持帚也。”战国魏
同“汉皋解佩”。玦,美玉。宋周密《霓裳中序第一》词:“红兰谁采赠别,洛妃分绡,汉浦遗玦。”
同“唇齿辅车”。《后汉书.范滂传》:“卿更相拔举,迭为唇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三国志平话》卷下:“孙亮对天说誓:荆州与吴地唇齿之邦,世不相顾。”【词语唇齿】 汉语大词典:唇齿
同“垂天翼”。宋吴则礼《鹧鸪天.曹丞相诞日》词:“永遇英雄际会时,垂天鹏翼逐云飞。”
源见“鞭尸”。谓报仇雪恨。柳亚子《是日适为“三一八”纪念节感赋一首》:“掘墓鞭尸公论在,休将宽纵误慈悲。”【词语掘墓鞭尸】 成语:掘墓鞭尸汉语大词典:掘墓鞭尸
源见“书同文,车同轨”。表示统一国家。《晋书.谢安传》:“安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
源见“两岐歌”。指丰年。唐李商隐《忆雪》诗:“瑞邀迎尺日,丰待两岐年。”【词语两岐年】 汉语大词典:两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