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莫邪”。鎁,通“邪”。唐刘长卿《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诗:“何事浮溟渤,元戎弃镆鎁。”明卓人月《花舫缘》三出:“水色呵,削芙蓉镆鎁。”【词语镆鎁】 汉语大词典:镆鎁
源见“庾公尘”。屏障尘污之扇,形容清高傲俗。宋刘克庄《水龙吟.丙辰生日》词:“挟种树书,举障尘扇,着游山屐。”
犹言一日一夜,形容时间短暂。《易经》上说:积善的人家,必然多有吉庆遗留给子孙;积恶的人家,必然多有灾殃遗留给后代。臣下杀死君主,儿子杀死父亲,并非出自一时的偶然,而是逐渐积累的必然结果,只是未能及早的
同“否极泰来”。元关汉卿《裴度还带》一折:“几时得否极生泰,看别人青云独步立瑶阶。”见“否极泰来”。元·关汉卿《裴度还带》头折:“几时得~,看别人青云独步立瑶阶。”【词语否极生泰】 成语:否极生泰
同“越鸟南栖”。晋潘岳《在怀县作》诗:“徒怀越鸟志,眷恋想南枝。”
《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毛传:“类,善也。”郑玄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长以与女之族类,谓广之以教导天下也。”后以“锡类”谓以善施及众人。南朝 梁任昉《启萧太傅固辞夺礼》:“是
源见“许由瓢”。表示隐者的傲世。元周权《接竹引泉》诗:“未能学许由,厌喧解风瓢。”【词语解风瓢】 汉语大词典:解风瓢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战国楚诗人屈原《离骚》中以鶗鴂鸟(一名杜鹃)鸣时正值落花时节,以言百花凋零,人心悲哀。后遂用为咏暮春之典。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同“樗散”。《艺文类聚》卷三六引晋戴逵《闲游赞》:“栎散之质,不以斧斤致用。”《魏书.宗钦传》:“伊余栎散,才至庸微。遭缘幸会,忝与枢机。”【词语栎散】 汉语大词典:栎散
同“白云亲舍”。清唐孙华《送同年冯敬南之任苍梧》诗:“白云路远思亲舍,斑竹林多酹舜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