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东山㈠”。指从军远征之人。汉王粲《从军》诗之二:“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鹤鸣。”【词语东山人】 汉语大词典:东山人
源见“羊裘钓”。喻指高士避世隐遁。唐戎昱《题严氏竹亭》诗:“子陵栖遁处,堪系野人心。”
《汉书.梅福传》“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网,以为汉政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泰阿:剑名,欧冶铸。这是说秦无道,致使陈涉、项羽伺机发难,譬若倒持泰阿利剑,以柄授人。后
同“巢由耳”。明李梦阳《简何舍人二十韵》:“圣朝巢父耳,荒里邵平瓜。”
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拔上鞋子而破了后跟。形容衣履不周。《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四:“原宪之贫,捉襟肘见,
同“东海孝妇”。明徐渭《送某人之台州》诗:“南冠琴两奏,东海旱三年。”
源见“大王风”。指清凉舒爽的风。唐白居易《题新涧亭》诗:“何处披襟风快哉,一亭临涧四门开。”
同“碣石宫”。唐王勃《乾元殿颂》:“风寒碣馆,雾惨苏台。”亦借指王侯府第。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汉王元昌》:“碣馆深崇,遗迹罕见。”【词语碣馆】 汉语大词典:碣馆
随时:谓顺应时势。 表示顺应时势的重要。语出《易.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文选.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尧舜内禅,体文德也;汉魏外禅,顺大名也;汤武革命,应天人也
同“牵萝补屋”。宋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信斯言也,千五百年之间,天地亦是架漏过时,而人心亦是牵补度日。”宋文天祥《贺签书枢密江端明古心书》:“天下无事,则代天理物之地,犹可从事于牵补架漏,以庶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