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止观

止观

佛家语。止谓止息妄念,观谓观智通达,契会真如。《大乘义章》:“守心住缘,离于散乱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止观辅行》:“止观不二,境智冥一。”


【词语止观】   汉语词典:止观

猜你喜欢

  •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识( ㄓˋ zhì ):同“记”。 君子要多记取前贤的言论,往圣的事迹,用来蓄聚美好品德。语出《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颖达疏:“多记识前代之言,往贤之行,使多闻多见,以畜

  • 舟楫时英

    源见“傅说霖”。称美宰辅大臣。唐李世民《春日登陕州城楼》诗:“巨川何以济?舟楫伫时英。”

  • 杨白花歌

    《梁书.王神念传》:“杨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降梁。胡太后思之,为作杨白花歌,使宫人连臂蹋足歌之,声甚悽惋。其歌曰:‘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

  • 米家船

    同“米家书画船”。金元好问《钱过庭烟溪独钓图》诗之二:“小景风流二百年,典刑来自米家船。”清李渔《舟中题王安芦画册》诗之八:“妒杀避人闲道士,米家船上看秋山。”【词语米家船】   汉语大词典:米家船

  • 见义敢为

    同“见义勇为”。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为吏明悟敏捷,见义敢为,不少屈以求合。”见“见义勇为”。《明史·伍骥传》:“庄重寡言笑,~。”【词语见义敢为】  成语:见义敢为汉语大词典:见义敢

  • 共为唇齿

    源见“虢灭虞亡”。谓相互依存。《三国志.邓芝传》:“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述宾 比喻相互依存,共有利害关系。《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 双璧

    璧,美玉。比喻才行并美的两兄弟。指北魏东北王陆凯的儿子,暐与恭之。陆暐,字道晖;陆恭之,字季顺。代(今山西大同)人。暐任伏波将军,恭之任征南将军、东荆州刺史。暐写章、表数十篇,恭之著文章诗赋千余篇,所

  • 京尘

    同“京洛尘”。唐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词语京尘】   汉语大词典:京尘

  • 侯生遭骂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有隐士曰侯嬴……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

  • 辽城鹤化

    源见“辽东鹤”。指丁令威得仙化鹤归里事。借以感叹人世变迁。清陈维崧《石州慢.题家别驾亦人孝感册并感旧游》词:“太息鲤湖雁杳,辽城鹤化。”【词语辽城鹤化】  成语:辽城鹤化汉语大词典:辽城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