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每下愈况”,比喻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用作“每况愈下”,义亦转变,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的意思。东郭子与庄子互相对话揭示道无处不在、广大无边而又体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的道理。东郭子
《汉书.息夫躬传》:“息夫躬字子微,河内河阳人也。……躬既亲近,数进见言事,论议亡所避。众畏其口,见之仄目。躬上疏历诋公卿大臣,……”汉.息夫躬少年时学习《春秋》,遍读书史,受到时人称赞。躬甚得皇上信
见“柳暗花明”。唐·李商隐《夕阳楼》:“~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词语花明柳暗】 成语:花明柳暗汉语大词典:花明柳暗
源见“伊尹荷鼎自进”。喻贤臣。《宋书.前废帝纪》:“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词语庖鼎】 汉语大词典:庖鼎
源见“琴挑文君”。喻男女深情相爱。唐许浑《赠炼师》诗:“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
源见“含沙射影”。比喻暗中诽谤中伤。北周庾信《拟连珠》之四二:“盖闻磨砺唇吻,脂膏齿牙,临风扇毒,向影吹沙。”
南朝 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幕中画。”谓张良为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后以“婉画”指幕僚辅助长官谋划。宋岳珂《桯史.大散论赏书》:“且宜勉思婉画,谨重话语,勿恤小利以败大事。”【词语婉画】 汉语大词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法官),三黜(罢免)。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离)父母之邦!”按“正道”办事,总免不了遭罢黜,这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
《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后以“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七:“今之论人才者多称及
意谓军队驻守时,像山岳一样,不可动摇;荫蔽时,像阴云遮天一样,看不见日月星辰。 指军事斗争的原则。语出《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旧题汉.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