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武帝纪》:“(咸宁四年十一月辛巳)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于殿前。”有一个叫程据的人献给晋武帝一领“雉头裘”。武帝认为是奇装异服,便在殿前当众焚毁。后因用为帝王崇尚俭朴
同“驿使梅花”。宋秦观《踏莎行》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见“驿使梅花”。宋·秦观《踏莎行》:“~,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词语驿寄梅花】 成语:驿寄梅花汉语大词典:驿寄梅花
书法名。唐代张怀瓘论书法,用笔常以“永”字为例,因为“永”一字而备八种笔法。《书苑精华.永字八法》引唐代李阳冰曰:“菁逸少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八法者,‘永’字八
《后汉书.独行传.王忳传》:“王忳字少林,广汉新都人也。忳尝诣京师,于空舍中见一书生疾困,愍而视之。书生谓忳曰:‘我当到洛阳,而被病,命在须臾,腰下有金十斤,原以相赠,死后乞藏骸骨。’未及问姓名而绝。
源见“驷之过隙”。比喻易逝的光阴。清 张兴镛《玉漏迟.与姚芳溆夜话》词:“为慨隙驷消磨,算十载青衫,有谁怜汝?”【词语隙驷】 汉语大词典:隙驷
源见“桐乡归葬”。形容地方官有德政,受民爱戴。清袁枚《解祖归随园又作六言三章》:“朱邑桐乡待祀,尧山员俶怡情。”
同“粤犬吠雪”。宋陆游《秋夜读书有感》诗:“南犬固应多吠雪,夏虫那得解知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太傅谢安赏宏(袁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宏应声答曰:‘
源见“乘龙出鼎湖”。指帝王崩逝。《周书.静帝纪》:“先皇晏驾,万国深鼎湖之痛。”亦借指帝王或帝王的葬地。《陈书.沈炯传》:“臣闻乔山难掩,鼎湖之灵可祠。”唐杜甫《行次昭陵》诗:“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音wàng),由(犹)反手也。”赵岐注:“以齐国之大,而行王道,其易若反手耳。”容易得像翻一下手掌。后因以“易于反掌”用为比喻事情极容易办的典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