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董卓脐”。明陈子龙《策勋府行》:“卓脐已照西京城,莽头更悬沧海上。”
《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丘之祷久矣。’”后因以“丘祷”指祈求消灾去病。唐张九龄《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丘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词语丘祷】
同“玉楼受召”。元钟嗣成《凌波仙.吊周仲彬》曲:“丹墀未知玉楼宣,黄土应埋白骨冤。”
只:语助词。 我的妈呀,我的天哪!不体谅人家的心哪! 本是少女因爱情得不到支持的怨愤语。 后用以泛指得不到别人的体谅。语出《诗.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
源见“白龙鱼服”。喻指贵人或有才能的人遭受困厄。宋苏轼《哭王子立》诗之三:“龙困尝鱼服,羊儇或虎蒙。”
《易经.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王弼注:“以柔巽之质,干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蛊,事。干父之蛊,指儿子能秉承父志,完成其未竟之事业。也作“干父”。唐.独孤及《唐故虢州弘农县令天水赵
源见“洧外”。谓男女结成恩爱之情。明徐渭《握锥郎》诗:“投桃或可求连理,赠药安知不洧津。”【词语洧津】 汉语大词典:洧津
源见“臧穀亡羊”。比喻补救过失。宋叶適《陈待制挽诗》之三:“昔年行往偶相同,舍策追羊径未通。只么空归在何处,一竿红日海门东。”并列 策,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亦借指书简。放下书本去寻找亡失的羊。比喻
五代时郑昌士有八子,皆俊秀,闻名于时,号“郑氏群虎”。宋代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时号喻物》,‘‘五代闽中郑昌士有八子,皆以词学闻,号郑氏群虎。”【词语郑氏群虎】 成语:郑氏群虎汉语大词典:郑氏群虎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焉?’”东汉.赵歧注:“瞭,明也。眊者,蒙蒙目不明之貌。”孟子认